尋找下一個溫世仁

作者:游常山


日期2006年7月28日


  溫世仁在廿一個月前(2003127日)突然告別人世,不過他在海峽兩岸遺愛人間迄今。

  
「他的千鄉萬才計畫,帶給大陸西部落後地區人民對未來無比的希望;他的睿智名言──『一個人有再大的權力、再多的財富、再高的智慧,如果沒有學會去關懷別人、去愛別人,那他的生命還有多少意義呢?』鼓舞了許多年輕人重新思考尋找正確的生命價值。」曾經在北京清華大學擔任客座教授的元智大學總務長尤克強感佩地說,他在大陸常聽到當地人談溫世仁的千鄉萬才計畫,「西部開發,十年可成!」的確是宏願。

不浪費一點生命

  溫世仁的人生哲學,源自於他對知識的饑渴、對科技的信心。他終生閱讀不斷、博覽群籍。生命最後五年,他每年有三百天住在旅館、搭了一百三十多趟飛機,書籍、衣服一路買、一路送走,只剩下手機、PDA和筆記型電腦。「他隨身只帶著兩個『腦』,電腦和他的腦(智慧),像一頭默默耕耘的水牛。」非常欣賞他的前行政院副院長江丙坤如此形容溫世仁的瀟灑和犧牲。

  
「我們都覺得他這樣太累了,但是他說他非常享受這樣的生活。」他的多年好友、掌寶移動科技董事長江英村在接受公共電視與明日工作室合拍的《科技遊俠》紀錄片專訪時表示。

  
他風塵僕僕往返海峽兩岸,都是「以科技之名,行俠仗義。『俠』的精神,可以說是他人生的主軸!」跟隨溫世仁多年的明日工作室總編輯李進文指出。

  
無論是同事多年的英業達集團總裁李詩欽,或是資深副總裁張景嵩都發現到,長期以來,溫世仁蠟燭兩頭燒的生活型態,已經嚴重透支他的健康。「經常用搭飛機、甚至是用睡眠、休息的時間寫書。」英業達這兩位高階主管日後頓悟,溫先生是希望用新觀念來改變世間的不平等,這種「捨己救人」的「俠義」精神,貫穿了溫世仁生前五十四年的生命情調。

  
因為他自幼有俠氣,以匡救不平等為生平大志;又酷愛武俠小說,以「俠之大者」自詡,日後他一口允諾開拓大陸西北落後農村的「豪情壯志」,也是源自這股生命經驗。

用科技濟弱扶傾

  溫世仁是一個有智慧的現代科技遊俠,所寫下的「21世紀濟弱扶傾」故事,也屬於另一種新典範。「他在切進社會關懷這一面的時候,用的是他最擅長的科技。」熟識他的經濟學家、立法委員李紀珠指出。

  
而溫世仁生前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科技扶貧」計畫,就是奉獻給海峽兩岸最貧困的地區。他從大陸甘肅省古浪縣的黃羊川出發的「千鄉萬才」公司,若非突然過世,溫世仁原擬斥資5000萬美元投入這個近代全球最龐大的「農村現代化」經建計畫。

  
「西部開發,十年可成!」溫先生在各地接受專訪都自信滿滿地預測,大西部一千個農村、一萬個科技管理人才,絕對可以「用最快的資源、最少的時間,完成大西北地區農村現代化的工程!」

  「千鄉萬才」公司總經理、溫世仁台大電機系同班同學林光信指出,「千鄉萬才」公司絕對不只是基於惻隱之心而已,更是要以專業的企業經營模式,開啟全新的「以校領鄉」的「大西北農村現代化」新管理模式。

  在大陸的大西北地區,以黃羊川模式推動的農村現代化工程,開始開花結果。

  例如,公共電視導演劉嵩在大陸西北地區採訪溫世仁生前路線,來到距離黃羊川近一千公里外的陝西省渭南縣的陽郭中學時,發現以陽郭為中心擴散出去的「千鄉萬才」公司的計畫之一,已經架設多達七十四個網路學校,有五萬多個大西北的中學生已經開始接觸到網路科技,改變了他們的學習方式、生命體驗。

  事實上,以前連喝水都很辛苦的甘肅省古浪縣,光是黃羊川一地就培育了十七期的「農民電腦培訓班」,訓練出這個古代絲綢之路上最貧困的農村中,多達三百多位的農民,開始用e-commerce做農產品網路行銷生意。

  
除了大西北地區外,溫世仁也非常重視教育,他對興學的投資,一擲千金。例如,他就捐資支持前財政部長王建火宣在浙江省平湖市開辦平湖中學。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