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京津"之行
初三二班 徐洋


日期2002年3月18日

 

"京津"印象

从武威火车站登车,在一千多公里的长途中颠簸了二十七个小时,火车终于在北京车站平安到站。
也许老天有意给我们这群山里娃一个下马威:一下火车,扑面而来的便是那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风。我们没戴帽子,便顶着寒风走出了车站……
到汽车站,三位英业达的叔叔来接我们。此时,我们再也感觉不到有一丝冷意,相反,我们心里暖烘烘的。英业达的叔叔和我们一一握了手,当时,我们的心里更暖了。
我们又乘坐了英业达的专车直奔天津。在途中,我遐思万贯……
我们这次来"京津"参观学习的机会很难得,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作项目、考英语)赢得了这次机会。不过,还是英业达公司给了我们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而今天,在这个寒风凛冽的冬天,英业达公司的叔叔还来接我们,我们的心能不暖烘烘的吗?
接我们的汽车在柏油马路上奔驰着。我们坐在车上,看着车窗外的美景格外高兴……

首都风光

晚上到旅店后,大约也就睡了六个小时吧。第二天很早,我们便乘车来到了我们国家的首都----北京。
北京,作为我们国家的首都,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历来,许多皇帝把北京作为自己的国都,修建了许多建筑物。例如长城、故宫等等。足以使世界人民饱览它的丰姿。
当我们冒着寒风,站在天安门广场上参加升国旗仪式时,心中无比激动。作为一个炎黄子孙,我第一次真真正正地感受到了:祖国的繁荣与富强。倾听着嘹亮的国歌声,凝视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我想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的发展历程。如2001年我国发生的一些大事件:九月份,中国申奥成功;十月份,国足走向世界杯;十一月份,我国正式成为WTO成员之一……都标志着我国在不断地发展和前进。
参加完升旗仪式后,我们来到了世界著名的高等学府------北京大学。进入"北大"后,尽显眼前的是许多中国古典式的建筑,除此之外,郁郁葱葱的苍松,被冻的湖泊以及那苍黄的草坪也格外耀眼。由此,"北大"给我的第一影响就是:这的学习环境非常优美。再往里走,我看见了气势磅礴的"北京大学图书馆",它雄伟壮观,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北大"校园内,我想:图书馆的外观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可想而知,馆内一定有许许多多的书籍供师生们阅读……

"科技馆"之行与参观"周邓"纪念馆

所谓的"科技馆",全称是指"中国科学技术馆"。它建成于90年代。
当我们走进大厅时,对眼前的一切惊叹万分。因为所有的展品都是利用科学技术制作而成。包括声、光、电、磁、虚拟的现象都有,就说90年代研制而成的"磁悬浮列车"吧,也陈列在馆内。那虽是模型,但它的实际时速可达五百公里,是地面上行驶的最快的列车。
"科技馆"内共有四层,最低一层是销售纪念品的,其余三层都是科学展品。在所有展品中,最使我惊叹的要属"机器人乐队"了。因为在"乐队"中指挥者和演奏者是"机器人"。指挥拿着一根指挥棒在不停地舞动,左手一上一下、一左一右地打拍,而演奏者们拿着一件件不同的乐器,在他们的配合下,奏出了悦耳的歌声,既婉转又动听,和人奏出的乐声没什么两样。我看着这个"乐队"的演奏,不停地连连拍手叫好……"科技馆"内的展品就是如此,利用虚拟和科幻的手段来使展品显现出一种"奇景",使人们不得不屈服在科学的力量之下。
参观完"科技馆",我们又来到了"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
周恩来和邓颖超同志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卓越的领导人,他们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为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了自己毕生的精力。
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位于天津市风景秀丽的水上公园北侧,占地6公顷,建筑面积7150平方米,是一座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结合的新型文化设施。
纪念馆展厅包括瞻仰厅、生平厅、情怀厅,还设有影视厅、多功能厅、贵宾厅,研究中心、文物库等。在诸多场所,我们参观了瞻仰厅、生平厅、情怀厅。
瞻仰厅正面耸立着周恩来、邓颖超的汉白玉塑像《情满江山》,大型壁毯《海阔云舒》作为背景,两侧浮雕墙镌刻出五四运动、南昌起义、红军长征、西安事变和开国大典、祖国建设等历史性画面。
生平厅包括九个部分。(一)风采;(二)追求真理;(三)拯救中华;(四)总理国务;(五)领导妇运;(六)力挽狂澜;(七)继承伟业;(八)英灵永驻;(九)遗愿化宏图。
情怀厅分为三部分。(一)伉俪情深:再现了两位伟人在革命中产生爱情,爱情激励他们献身革命的崇高情谊。(二)爱满人间:赞颂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真挚情怀。(三)举世敬仰:展现全国各族人民和世界人民无限爱戴两位伟人的真挚情感…… 参观"天塔"和天津自然博物馆

"天塔"是取了"天津广播电视塔"的首尾二字。它高415.2米,建成于1991年10月1日,当时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高塔。现如今居亚洲第二、世界第七。
"天塔"是世界独有水中塔,自水中凸起,可称为天下所独有的景观。塔身挺拔俊秀,一览九河风流;塔楼飘忽云间,站在上面,俯瞰人间繁华。
飞碟型塔楼位于距地面248米处,建筑面积4450平方米,利用高科技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使人流连忘返。
我们乘坐电梯从塔底到发射机房,随从导游,参观了发射机房,机房内有许多机器发出"轰轰"的声响。在一间工作室内,我们看到有一位叔叔和一位阿姨在目不转睛地看几十台电视机,听导游解说,那位叔叔和阿姨看电视是因为他们在观察各频道的播放情况,看各频道是否清晰,如不清晰,他们还要及时地修整。起初,我们还挺羡慕那位叔叔和阿姨,但听了解说后,我们才知道他们日日夜夜地工作,真是太辛苦了!
在我看来,"天塔"似一颗明珠,镶嵌在神州大地上,发挥着它积极的作用。它不仅对广播电视的收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且还是一处天下所独有的水上游览胜地。
出了"天塔"后,我们在门前照了一些照片作为永久的纪念……
之后,我们来到了我国著名的自然博物馆之一的天津自然博物馆。天津自然博物馆在1914年法国生物学家黎桑创建时又称"北疆博物院"。
在自然博物馆内,我们看到了五颜六色的活化石不拘一格;千奇百怪的海底动物尽显其眼;花红柳绿的植物英姿多彩……使我们这些山里娃原本只能在电视中看到的,现如今亲临胜地,大饱眼福。
天津自然博物馆的展厅包括十一部分:序厅、古生物一厅(中生代大观)、古生物二厅(古哺乳动物厅)、水生生物厅、两栖、爬行动物厅等等。
在所有展厅中,最使我流连忘返的要属动物生态厅。在此厅内,我目睹了驼鹿、猞猁、东北虎、长尾林枭、丹顶鹤等等国家保护动物,还有国宝----大熊猫的生态习性。就说国宝大熊猫吧,它曾和剑齿虎生活在同一时期,但剑齿虎早已灭绝并成为化石,而大熊猫一直生存到今天,因此被人们称作"活化石"。熊猫虽属食肉类动物,但长期以来却喜欢吃竹子的竹叶、竹笋,这是一种以食肉为生的远古祖先,逐渐改食植物的特殊范例。它食量很大,每天爱吃20公斤的嫩竹。大熊猫是一种孤独性动物,在野外,雌雄平素分居,并各有自己的生活领域,寿命可超过30年……
参观完天津自然博物馆后,我由衷地感慨道:这儿不仅是人们休闲、思索求知的好地方,更使人们与此同时陶冶了情操、提高了科学文化素质,最重要的是使人们提高了保护大自然的意识。这儿真是一座美丽的大殿堂。

领略高科技生产和拥抱大海

21世纪的社会,正是信息化的社会。各行各业利用高科技生产技术、无纸化工作手段使生产效率几倍、几十倍、几百倍地增长。
顶新国际集团公司里,一个很大的车间,只需几个人就行,那生产速度,快得惊人。由于饮料不宜积压,他们匠心独运,在长达十多米的货架上装满饮料,每两个架子之间有一个很大的"铁手"----"机器人"。只要你在电脑中输入想要的品种,"机器人"便会帮你准确地取出来。这奇妙的构思,就是人们运用智慧和高科技的结晶呀!这正是知识的力量啊!
在生产方便面的车间中,已经生产好且装成袋的方便面最后一关就是称量。在运输台上,有一个称量的仪器。如果规定了方便面重50克,但方便面重49克或51克,在过秤量的仪器时,会因重量不合格而被弹出去……这不得不让人称赞:妙!妙!妙啊!
"啊!大海!"我在车窗外看见大海后大叫。随着我大声的喊叫,大家都涌了过来,看大海。也许是因为有人太激动了,在我的手背上竟有几滴泪珠。是的,真是太激动了!以前,在我们这群山里娃心中的大海就如有人所写的"一望无际"、"水天相quot;……久而久之,看大海也成了我们的一个"美梦",也不曾想到有亲眼看大海的机会。而今,这个"美梦"终于实现了,我们太高兴、太激动了!
汽车停靠在天津新港之后,我们迫不及待地下了车。大家排好队后,向海边走去……
的确,大海真的很美!我第一次真正地看到了大海是一望无际。海面辽阔,一直延伸着,直到与天相接。风儿拂着海面,波光粼粼,我的思绪也随风飘向远方,自由自在。今天的大海,没有排山倒海式的海浪,而只有微波粼粼的波纹。
"啊,大海!""啊,大海!"同学们站在海边大声地喊。有的同学张开双臂,和张开嘴,似要拥抱和吞没这无边无际的大海。当然,这也不能说是"痴心妄想",这是因为大家实现了一个愿望后的那份兴奋和激动。
站在海边,我们就像一只只的小蚂蚁,永远也探求不完大海的深奥,如果我们能触摸到一滴海水,那也是一份收获。虽然海水是咸的,但我们还是要尝一尝。

临别之恋

短短的旅程即将结束,然而在这短短的旅程中,给我们更多的是思索。
今天是最后一天,我们被安排了和英业达公司的叔叔阿姨们座谈。
和我们一起交谈的是一位叫孙俏文的阿姨。她很漂亮而且很和蔼,我们都亲切的叫她孙阿姨。孙阿姨给我们讲了,在现代社会里,如果一个人没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那他(她)就无法适应这个社会,就无法在这个社会中生存。她还说,在当代社会有些大城市,不懂英语和电脑的人也被列入"文盲"的行列,未来社会各地如此。孙阿姨鼓励我们回去以后要努力学习,上高中、考大学,将来改变家乡的穷面貌,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听了孙阿姨的这些话后,我们忽然觉得自己再不是孩子了,而觉得肩上很沉重,此时此刻,一种从未有过的力量催动着我们。此时的压力也缭绕头顶之上,怎样才能把压力缓解掉呢?我们都深深地明白:只有学习!
开完座谈会后,每个人都有一份离别的伤感,可亲可敬的叔叔、阿姨们紧紧握住我们的双手,想要把所说的话都说完,但此时此刻,谁都流下了泪水。我们真不愿意离开这些可亲可敬的叔叔、阿姨们,不愿意离开天津、北京这两座启迪我们的大都市……临别之时,有一位叫王宗兰的阿姨送给了我一些书,其中有一本是《学生实用英汉大词典》……
短短的"京津"之行结束了,但我们的思绪却沸腾了。"京津"之行给了我们启迪和动力,也许它会成为我们生命的一个转折点,它会激发我们去努力学习、攀登科技之峰,到更高的"境界"去探索知识的奥秘,从而使我们能够改变家乡的面貌,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