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西北约100公里的乌鞘岭,一个海拔3500米的山口,是古丝绸之路进入河西走廊的起点。黄羊川就在乌鞘岭再往西、沿着丝绸之路约70公里,一个叫古浪峡的附近。古浪峡是河西走廊的一个关口,两边都是高山,最狭窄之处仅20米宽,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兵家必争的要地。传说北宋杨家将的十二女将曾征战于此,仅一人生还。在世界高科技水平已经相当发达的今天,在离古浪峡不远深山里的这个叫黄羊川的贫困乡村,那里正发生着极不寻常的变化。
这是中国西部甘肃省的一个穷乡,濒临戈壁沙漠,气候干燥,每年降雨量仅300毫米。山区土地贫瘠,人口有23000多人,当地村民几乎全部务农,大部份聚居在八十几个人烟稀少、外界难以接触到的"自然村落"里,靠天吃饭。若以传统的思维方法和手段,要想改变这里几世纪来都没改变过的穷苦面貌,简直"难于上青天"。
像黄羊川这样的一些地方,许多乡民每天要来回走20公里,到很远的地方去拉水。由于缺水,许多家里仍喝着年前积聚的雨水或雪水。在这里,干旱曾经持续五六年的时间,许多庄稼和农作物大量歉收,有些地方甚至颗粒无收。在那些受干旱蹂躏的村子里,雨水是村民们日常生活里最重要的话题,他们对雨水的感情是相当复杂的。每年,他们满怀希望,期待着从天降下的甘霖,然而每年的期待终究还是落空,人们没有别的办法,只是连连抱怨老天爷的不公。年复一年,无助又无结果地等待又等待,除了怨天尤人外,只能苦撑着把日子捱过一天算一天。
由于缺乏科学的灌溉系统,加之自然环境破坏严重,如果天不下雨,农作物就歉收,农民的收入就会受到很大影响,而农民的孩子,尤其是女孩,等待她们的往往只能是大量地辍学,外出打工来贴补家用。在农村里,一个孩子能够读完初中就算是很幸运的了。因为学生不足,许多学校几乎都是空空荡荡,校舍也已是破破烂烂,这景象在中国大西北地区常常能够看到。
留在村里的,只剩下老弱妇孺,维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在农业社会里,每家都有可耕种的田地。田里每年的收成必先满足自家吃的口粮,多余的才卖到集市上。丰年时,庄稼的生产还可以满足家人吃的口粮,并可能还有一点多余的粮食为一家人带来少许的收入。荒年时,则连口粮都收不上了,更甭想有多余的收入。这时村落里的年轻人就得离乡背井,外出打工赚钱来养家糊口。
在这里,人们看不到希望。老年人不敢作梦,年轻人没有朝气。他们能为自己规划的前景,是在村外。外出打工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2000年,英业达集团(天津)公司总经理林光信博士,从一位做义务支持教育的员工彭海纳口中得知黄羊川的困苦和学生们的情况后,决定利用假期亲自去考察。事后回忆起来,林光信说道:"那里实在太穷了quot;住校生的早餐是从家里自带的馍馍配凉水,中餐是吃面汤配带来的馍馍,就连面汤也是凉的。因为学校负担不起厨房的开支,学生们喝不起开水,就只能喝"凉水",就是没有煮开过的生水。林光信不能理解的问校长,如果让学生们从早到晚都能喝到开水,让他们每周能吃三顿带肉块的汤面,每个月需要花费多少钱?校长算了算,说需要2500元人民币。每个月只要2500元就能让300多人的吃饭问题得到改善!从此,林光信愿意奉献出对他来说微不足道却能让黄羊川的学生们都吃得较好的2500元。对生活在城里的富人来说,2500元也许不算什么,但是对这些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来说,却十分重要。然而,林光信认为quot;给钱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事实上,给钱只是治标但不能治本,重要的是要让他们的心灵获得释放,开启他们的心智。"他深深相信,惟有利用互联网所带来的商机,才能让黄羊川的每一个人都不再挨饿过日子。
紧接着,英业达集团(天津)公司捐赠了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给黄羊川职业中学,派遣公司员工培训学校的老师,协助学校架设校园局域网,并连接上互联网。不久之后,学校就拥有在互联网上的网站了,师生们都学会上网了。在网络上,他们第一次看见了外面世界的广阔,那些因为穷山恶水而被阻隔在家乡外的新世界。更神奇的是,对他们来说与外面的新世界沟通已经不再是天方夜谭,而是近如咫尺、真切地呈现在他们眼前了。互联网上许多教学资料和最新的信息,让学校的教材来源大幅度地增加着,远超乎出他们的想象。更重要的是,互联网把黄羊川与国际信息的网络连接起来,从此他们不再局限于小小的黄羊川,这个黄沙漠漠的穷乡僻壤里,他们借助网络的无远弗界亲眼目睹外面的大千世界。互联网开拓了他们的视野,激起了他们的雄心壮志,编织了他们对未来的美丽梦想。
在黄羊川的案例里(网址:www.YellowSheepRiver.com),互联网技术的无穷潜力得以崭露头角。借由互联网的传播,人类文明的信息可说是发展到极致。过去许多不可能完成的梦想,现在借由互联网都得以实现。互联网超越了所有传统的禁忌,突破了许多不可能;在黄羊川,刚开始时只不过是建立了一个网络学校,还来不及赶上网quot;泡沫经济"的浪潮,然而一连串骨牌效应式的事件,像一阵阵的龙卷风,把这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提升到国际人士所关注的焦点,从此改变了它旧有的思想和面貌。
虽然互联网并不能取代黄羊川日常生活的繁琐,却开启了一个关键性的作用:连接黄羊川人和他们的"梦想"。坐在计算机屏幕前遨游互联网的世界,黄羊川的学生们的眼界大开,经由网络进行了一场心智探索与心灵之旅。虽然他们的物质条件仍然很差,许多设施依然陈旧,但quot;有志者事竟成",他们已经有了强烈的愿望,实现"梦想"的愿望。这些贫困地区的学生学习起来本就极为刻苦,每天晚上,教室的灯光通常会亮到很晚,往往还要点蜡烛读书;早晨天还没亮,校园里就已经响起了朗朗的读书声。以前虽然刻苦学习,学生们却看不到希望;而现在,学生们有了自己的理想和希望,他们努力起来更有信心了。
回顾黄羊川短短一年多的蜕变,是什么让黄羊川一改从前贫穷的面貌,让学校散发出从来没有过的蓬勃朝气,并且笼罩整个乡镇?追根究底,黄羊川案例的成功首先应归功quot;利他精神"和"爱人如己"的主导思想,以及"盈利为本"的企业运作方式。过去不少其它地方也有捐赠计算机和设备的案例,结果反而造成受赠者更加仰赖钱财和物资的捐赠。在黄羊川案例执行的过程中,秉着"利他"精神和"爱人"的心,英业达不仅仅只捐赠计算机设备,更和学校保持长期合作。不仅仅为他们连上网络,还提供了网络的技术培训和支持。许多热心的员工不仅捐款送书,还充当亲切的大哥哥、大姐姐,一对一辅导成长中的学生。
许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英业达在西部贫困地区投入这么多,却不要求回报。虽然眼前的西部地区是贫困的,但用商业眼光来看,这里才是今后增长幅度最大的地区。在信息网络时代里尚未开发的中国大西部,到处都是商机。这些商机里,有许多需要培养,需要长期投资,虽然有的商机眼下还不能够产生回报,但中国有句老话说得quot;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为了能够让西部贫困地区的经济得以尽快发展,打下雄厚的基础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因此英业达提出了"始于公益,止于互利"的"千乡万才"计划,就是把"黄羊川模式"复制到一千个贫困的乡村,让这些学校能够培养出懂英语的软件人才,从而公司今后能够雇用数万名掌握软件、英文、打字(SET)三项基本技能的贫困地区人才。为了使更多地区能够得到数字化的支持,
"千乡万才"计划必须有能力盈利,没有盈利,公司就不能壮大发展,就会坐吃山空,不但不能使更多贫困地区得到帮助,更不能维持住与以前学校的合作。那么受损的不仅是"千乡万才"公司,更是这些贫困地区。我们必须不断寻找可以开发的商机,培养人才、产品和市场,与贫困地区共同成长,同时创造出自己的盈利模式。基于"盈利为本"的运作原则,英业达(天津)公司对黄羊川职中的"帮助"很快变成与学校的"合作"。互联网的潜力,让许多绩效都彰显出来。学生和乡民的观念也随之改变了,眼光放远了。在那里,年轻人看到了未来的远景,再次变得生气勃勃,年老的人在睡着的时候也开始做梦了。
黄羊川职中在与英业达(天津)公司合作后,便逐渐变成了附近的重点学校,父母都想把孩子送到黄羊川职中念书,学生的人数在一年之间从300多人激增到600多人。因为学校使用计算机培训SET技能和利用互联网的成功案例不胫而走,引起中外人士的关注和探访。乡民们的观念也随之改变。目睹一年来的成长,他们深深意识到知识型经济的潜力和重要性,积极参与改造当地成为"网络城乡"的工作。附近的村民同意"千乡万才"公司无偿使用四十三亩园地为建设"网络城乡中心"用地,奠基典礼更是"万人空巷",许多乡民扶老携幼赶来观礼,见证信息网络时代的降临。地方政府为促进数字化在黄羊川到位,也做了许多重要的基础建设:把连接黄羊川和312国道的乡村小路拓宽修缮成柏油马路,在黄羊川安装移动电话接收塔,宽带网络的服务也在迅速开展。黄羊川网络城乡中心的兴建,更多的数字化思想和设施也将一一跟进,为黄羊川这块贫穷的土地,铺设发展知识型经济的基础。
因为强而有力的政府支持,黄羊川的网络城乡示范中心才得以建成,并将促进当地知识型经济的发展。首先,网络城乡中心是"千乡万才"公司在黄羊川的营运基地,作为软件开发中心,并提供相关的商务服务。网络城乡中心也是信息网络时代的"生态示范区",除了引用发达地区习以为常的现代化设施,如卫浴、空调、信息网络等设备外,更会向村民展示最新的电子商务,远距雇用以及与东部地区没有差别的生活方式,让数字化从网络城乡中心扩散到方圆五平方公里的未来网络城乡的所在地。
实际上,这是乡民与外人交流的"平台"。黄羊川将要建设一个有100间五星级水准的客房,能供150人开会的大厅和全套服务设备,例如餐厅、旅游、休闲等的国际会议中心。在中心里,交流的形式--网络城乡中心的商业模式,是以举办国际性的会议为主,以探讨消除数字落差和解决贫穷差距为主要议题,而中心附近的乡村正是提供相关调查案例最恰当的场所。前往"黄羊川国际会议中心"开会的国际人士,将会带来不同的新观念、生活习惯、生活水平、知识技巧和金钱。对国际人士而言,他们来到农业社会,必须有个"数字基地"--黄羊川国际会议中心,才能满足他们生活在此地的需要。
基地周边的乡民,将有机会脱离农耕的传统生活方式。为了捕捉商机,乡民们首先须提供最原始的劳力、自然资源、风土人情。为了赚取更多外来人的钱,乡民们也得接受更多外来的价值观和生活习俗。乡民们会从网络城乡中心学习更多的"数字"技能--如SET和相关的职业技能,才能和知识经济发达地区的人互相交流,引进外力共同发展知识型的经济。随着各种国际会议的召开,更多的"数字"项目将会在四周活动起来,许多与传统无关的新商机也逐一被带动。不知不觉中周遭的景观很快就会改变:虽然几公里外还是农业社会,但在网络城乡中心方圆五平方公里,已经转变成现代化的信息网络社会。
2002年4月23日,"黄羊川网络城乡中心"建筑工程开始动工,树立在那里的奠基石,也是建设"新黄羊川"的里程碑。这个8000平方米高四层的建筑,预计在2003年10月1日完工。这个中心将来需要雇用上百名员工,为当地创造就业的机会。由于中心的交流活动,四周的经济会随着发达,吸引更多住在偏远处的乡民往中心附近迁移。
中心附近的地方会形成一个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社区,所以住在"自然村"的乡民们就再也不必离乡背井了。在此地工作的乡民们,可以从中心学习到"数字"技能,他们在经济发达的社区学了"数字"的一技之长得以立足后,也会把在"自然村"的家搬来。那些已经无法养家活口的耕地,就得以"退耕还林"。透过更多的交流、更好的经济发展,将会带动更多人往社区搬迁,因而产生更多以人为本的服务业,自然环境的保护也得到适当的改善。从散居到聚居的转型过程中,农业社会可以直接迈入信息网络社会,不需要经过工业社会的过渡,也不会因此带来社会问题和环境的破坏。信息网络时代降临在中国大西部的第一线曙光已经在黄羊川呈现,而"黄羊川网络城乡中心"正为开发"中国梦"--8亿农民的新家园--做先锋,"千乡万才"公司也必能从这无穷的商机里创造许多财富。
散居在各处的农民们,他们的劳动力是非常浪费、没有效益的。虽然基本上能达到自给自足,端上饭桌的却是终日流汗劳累,以传统的方法在小小的自耕地得来的"盘中餐",真可谓"粒粒皆辛苦"。在信息时代,这种经济形态更无法带动一个健全的农村经济。这些广大的农村劳力资源,如果不转化到服务型的经济活动上,将继续被消磨浪费。从20公里外的地方拉水回家饮用,基本上就是劳动力的浪费。若能够让农民集中居住在适宜生活的地方,就完全可以解决上、下水的问题,这样,农民们就不必浪费劳动力在无益的事情上。
网络城乡以提供服务为本质的各项交流,才是带动知识型经济的主要动力。这些服务先是提供给网络城乡的外来人,以赚取"外汇",逐渐地,彼此之间开始有盈余的"产值"--时间,也能互相"帮助"--服务。8亿散居各处的劳动力是极大的财富资源,惟有将他们聚集于网络城乡,才能把他们的潜力释放出来。
网络城乡中心扮演"催化"的关键作用。首先是提供职能培训和就业机会,让少数人在中心以服务业谋生。其次将外来人--客源引到中心。外来的资金、科技和技能,借着服务转移到村民身上。当资源达到一定程度,村民们有余力提供原本只能给外来人的服务,即产生"服务型的经济"。它不像日用商品那样,用数字明确衡量"产值",但对提升人们生活水准具有同等功效。农民的劳动力在网络城乡被释放到各种服务业上,会更大地提升网络城乡的生活水准。这种"服务型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网络城乡的生活水平和品质就会吸引散居各地的乡民大量往中心聚居,从而改善他们的生活。
除了在黄羊川兴建国际会议中心的网络城乡中心外,"千乡万才"更计划在其它地方兴建类似的网络城乡中心,并根据当地的特色,规划经营适合的商业模式。网络城乡中心是"千乡万才"公司促进农村转型到信息网络社会、带动知识型经济发展的实质运作。此外"千乡万才"公司更要在1000个乡镇复制像黄羊川职中一样建有校园网吧的学校基地,在西部100个城市设立办事处,"远距雇用"上万名SET人才。各学校基地因有"千乡万才"的校园网吧,不仅能孵育未来掌握SET技能的知识工人,还能"以校领乡",促进数字化在当地到位。
复制1000个黄羊川模式,本质上是公益行为,因此在各校网吧的督导、升级、校际交流等服务也都quot;千乡万才"公司从互联网上免费提供的。从"千乡万才"公司在北京的总部,透过互联网可以实时观察所有会员学校网吧的运作,当地的情况也在"关键"间就显示出来。对校园网吧的软件升级,新的SET培训教材,其它的交流信息,也都从"千乡万才"公司的服务器经互联网送抵各校。"千乡万才"公司鼓励会员学校的师生制作课件,并制作介绍当地情况的网页,使用电子邮件和外界交流。"千乡万才"公司并利用假期将老师们集中在京、津地区技术培训,让学生们参加SET技能竞赛。这些全是为了让各校参与更多的交流,帮助学校成就更多未来的知识工作者。
中国大西部仍有很多百万人口的城市尚未普遍开发,在"千乡万才"公司的"万才雇用"计划里,首批的人才来源就是出自于西部城市。"千乡万才"公司计划在100个城市设立办事处,远距雇用上万名各地的人才。这不仅会实现将人才留在西部的目标,也为会员学校所孵育的知识工作者的将来铺路。办事处虽然分散在各地,它们的行政、管理和作业,都依靠互联网从总部直接指挥调度。"千乡万才"公司以开发知识型产品为主,透过互联网的管理机制,可让散布在各地的员工运作上有"天涯若比邻"的成效。加上CMM软件品质系统的督导,万名SET人才可以形成在国际软件市场上极有竞争力的团队。
总而言之,"千乡万才"公司的经营策略是在中国西部开发有数字技能的人力资源,也借此把数字化带到许多穷苦的乡镇。在信息网络时代里,通信和信息网络科技已相当成熟了。基于此,"千乡万才"计划一旦展开,不仅能帮助许多农村直接跨入信息网络时代,不必历经工业社会痛苦的过程,也能为公司本身带来盈利。"千乡万才"的"利他精神"必须先教导代表8亿农民的乡民们如何"就地创造财富",进一步示范如何"就地改善生活",进而才能使他们"就地发展文化"。"千乡万才"的三项计划:千乡建基,万才雇用,和网络城乡示范,发展成一股缺一不可的力量,把信息网络时代推向中国大西部。相信在十年内quot;千乡万才"公司对西部的开发能为西部贫困地区的人民,达到与东部地区"收入水平同步"、"生活水平同步"和"知识水平同步"的目标。
"千乡万才"计划虽是始于公益,却必须止于盈利。它在贫困地区大量雇用SET的人才,这件事本身就对公司有极大的利益,也能把人才留在贫困地区为发展知识型经济创造利润。兴建网络城乡中心,促进当地数字化,并且与当地共同发展经济而创造利润。目前黄羊川正在兴建国际会议中心,专门探讨如何消弭数字落差和消减贫穷。此中心预计在2003年10月1日竣工。同时,"千乡万才"计划已经推展到甘肃以外的陕西、宁夏、青海、四川和西藏,共有50多所学校接受"千乡万才"公司捐赠校园网吧,成为会员。目前在天津、重庆、黄羊川都设有"万才雇用"的办事处。在五年内完成"千乡万才"计划,希望五年后,每年能培养上万名SET的技能型人才。
互联网无法直接解决贫穷所带来的问题,它却是脱离贫穷的一道大门。对8亿农民而言,希望也跟着进来了。
2002年4月23日下午,黄羊川--一个中国西北地区偏僻的小山村,到处锣鼓喧天,人头攒动,熙熙攘攘。许多乡民走了二十几里山路,从四面八方聚集在黄羊川职业中学附近大南冲村的43亩园地里。大家都好奇地拥向临时搭建起来的主席台,围观台下放着"五星级宾馆"的模型和设计图。此时正是黄土高原的暮春时节,傍晚时从各个山沟汇聚起来又挟带着黄土的春风料峭,吹得人人风尘满面,却掩不住脸上的兴奋与欣喜。全黄羊川乡的23000人,那天就来了一万多人,可说是"倾乡阖户,连臂而至",迎接信息网络时代降临在这个穷乡僻壤的片刻。
奠基仪式在下午四点半举行。坐在主席台上的贵宾有甘肃省副省长丁泽生,"千乡万才"创办人温世仁,总裁林光信,还有武威市市长梁国安、副市长何伟,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平,省台办主任张温璞,古浪县委书记万国仁。从其它省来的领导有宁夏自治区台办主任王志华、陕西台办处长尚金平。国外来的有旅法巴黎福恩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郑瑞贞夫妇、北京国际学校中文教学主任马冰如。还有两位碧发蓝眼quot;老外":北京国际学校教务主任史密斯博士和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驻北京分社的首席记者齐福德。主席台四周密密围着一圈又一圈的人,每个人都伸长脖子,有许多人甚至爬上树梢,想把整个景象看清楚。
"千乡万才"的总裁林光信在奠基仪式上动情地说:"中国大西部有许多21世纪的'璞',等待有'利他精神'、有远见的企业共同来将每个'璞'雕刻成许多无价的'美玉'。企业采用'黄羊川'模式与西部学校合作,首先固然是出于'爱人如己'之心,而且也达到'释放心灵、开启心智'的绩效。然而其'利他'的策略,必定带领企业对学校所在的当地,从经济利益的角度深入的考察。其远见,必能找出真正可行的商业模式;其经营的能力,必能引进有效的技术和资金。所以'黄羊川'模式是企业到中国大西部雕筑21世纪'美玉'的道路,与企业合作的学校,则是企业到当地的落脚处,也是日后发展的'奠基石'。
"'千乡万才'计划在5年内复制1000个像黄羊川职中一样的学校基地,在100个地方设立办事处,远距雇用10000名SET人才。黄羊川目前固然是本地父老乡亲生长的地方,而新黄羊川则是我们大家梦中的家园,也是我个人情感的故乡quot;
他指着竖立在主席台前的一块石碑,上头标示着:"新黄羊川奠基",说:"新黄羊川的开建,已经在这'奠基石'的四周兴土了!大家满怀希望,充满喜悦,尽其所能,为中国大西部开发'添砖加瓦'。"这正是"千乡万才"公司和其创始人温世仁先生的心声。
美国公共电视台驻京记者齐福德是第一个踏上黄羊川的洋人。后来他在5月7日对全美千万听众报导黄羊川说:"林先生承认为乡村学校提供计算机和软件是一种利他精神,他还计划为中国西部的1000所贫苦的学校提供更多支持,但是所用的软件和硬件,当然是他们公司所生产的。他想在需要帮助和投资的地区,树立起'英业达'的知名度。他想在一些城市里设立公司的办事处,并雇用当地的人培训为软件工程师。他的计划已经从黄羊川开始做起,这些人将会接受培训。他称这计划为WWW计划,意思是每个人都是赢家:孩子们得到了计算机培训,政府推动了当地的经济,而公司也获得了一个巨大的新市场。"
"林先生说:'这项计划的资金,是在5年内投入5000万美元。我知道5000万美元听起来是一笔大数目,但是想培训10000名训练有素的软件工程师,懂英语、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团队是一笔很有价值的人力资源。而我们每年可创造的利润,也可能大于5000万。'对林光信来说,那是一大笔利润,如果运转起来,会实现他所描述的'赢、赢、赢'的情景。林先生说对于中国西部地区尚有许多其它的计划。在黄羊川乡地方官员特批的一块43亩地上,他正建立一座具有培训功能的中心。如果英语水平能提高,他说,这里的人们就能做一些印度人正在做的事,为美国大公司做基本的文书工作。这意味着人们可以就生活在自己的家乡,但是仍然能够赚到钱,而不需加入城市里进行的工业革命式的移民。"
"和许多人握手时,一个13岁的女孩走了过来。她曾经去北京参加过培训。问她是否长大后到北京找工作时,她证实了林先生的想法:'我尽我最大的努力学习文化知识,让我们这里也变成科技发达的城市。不,我不想去北京,我想将黄羊川变成像北京那样。'"这是5月7日,美国国家公共电台,晨间8分钟的报导。
有意思的是,在黄羊川,齐福德也成了被采访的对象。"做为一名外国记者第一次到黄羊川,我注意你一直在听,在访问,你能谈谈最直接的感受是什么?"齐福德被天津电视台的倪导演在后面追问着,出乎齐福德意料之外,他成为被采访的对象。他说:"最直接的感受是跟孩子们的来往。我一直常驻北京,不是经常来农村。他们都很努力:学习很努力,学习欲望很强,为的是改善他们的生活。透过外来的投资,真的会帮助他们提高教育水平和生活水平,这个让我很感动quot;倪导演又问:"在中国偏远的山村有了网络,你是不是很惊奇?如果在国外,这种事情是不是很不可思议?"齐福德回答:"对。以前我不能想象会有这么多学生在偏僻的学校都能上网,都能使用计算机,这代表网络可以改变世界的能力。在美国和西方,计算机仅让生活更方便,这也包括中国的城市在内。但是这么偏远的地方,互联网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互联网改变了世界,在这里也能实现梦想。""透过你的工作,想告诉你的听众什么呢?"倪导演最后又问。齐福德说:"我想反映中国的现况,这是我的工作,因为很多人并不了解中国。我要告诉听众,这是一个非常偏远的地方,他们开始进步,而且,进步的非常快,你不能想像在中国农村的进步如此之快!一些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还停留在70年代,以为还是毛主席的时代。看到农村的孩子能上网,要让他们知道,在中国一个贫穷的地方,居然努力寻求现代化的进步。"
黄羊川的故事确实相当感人。《黄羊川》一书和VCD出版前,林光信对人说起那里正上演、还继续上演着的"网络连接梦想"的故事,他情不自禁,听的人也都眼眶微湿。2001年8月,《黄羊川》在台湾出版后,引起很多人的关怀。许多朋友将书看到一半,都不禁热泪盈眶,打电话关怀。有位国内读者,半夜读完,痛哭之余写了电子邮件;有些台湾读者,不告而来,突然出现在林光信的办公室,专程来天津看他,希望能为西部尽点心力。
每次到黄羊川,或谈起、或闭眼睛想起这件事,林光信总是会眼角湿湿的。他一直以为这是黄羊川的故事感人太深了,令他"触景生情",情不自禁。直到有一天他在电视上看到两位从上海去宁夏一个偏远地方的王民中学当义务教师的记录报导,他看到另一个黄羊川的故事正在那里发生。
在贫困的环境、什么设备都没有的学校,老师们"不死心"地奉献自己的青春,谆谆教导。学生们在寒冬夜晚的烛光quot;认命地"学习。从大环境来看,他们与外界竞争的条件,可以说完全没有,可是他们仍然默默地、一点一滴地学习。在恶劣的环境下,他们并不了解将来在哪里,但是他们都满怀信心,知道刻苦地学习就有前景。他终于明白了:在黄羊川职中,在王民中学,在西部许多地方,他看到一个个不屈不挠,凭借信心往前走的"理想自己"和"理想儿女"。
每当我回想到西部老百姓的一切,眼泪都会不由自主的流下来,"你不可能不感动"。因此,从2001年我们就把"黄羊川模式"纳入西部开发的计划,主导各个环节的进展,并在国内外各场合作介绍,使黄羊川的名声不仅在中央高级领导阶层传开,更远播欧美、亚太关quot;数字落差"的人文圈里,许多地方都在关注、讨论"黄羊川模式"。
在"千乡万才"计划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定期向有关的中央领导作汇报。汇报计划内容,避免与政府的力量重叠;凡是政府可以做的,"千乡万才"就不涉及。"千乡万才"所扮演的,是"钻头"的角色--以"攻坚"为责,而在"钻头"后面给予我们强大支撑和动力的,我叫她"中国"。"千乡万才"公司,扮演高科技公司的角色,惟有在未开发的市场"攻坚",才能获得"业绩"。而政府利用它宏大的政权经营,才能建立"政绩"。一个是以"业绩"为导向,一个是以"政绩"为目标;清楚各自的需求,彼此之间就像渭泾两河,虽分明仍能同流。
西部的地域和欧盟有许多相似的特性,总人口数也相当,但平均国民产值却只有欧盟的1/40。此外,西部人的观念和整体的投资环境相对很差,这样就会有许多人问:"怎么投资?在哪里投资?"这些问题就是"千乡万才"企图攻坚的目标,解决问题才有商机;问题愈大、愈多,相对的商机也就愈大、愈多。但是,西部开发的步伐不加速、不设定10年为具体的成果,再好的商机也没有投资者愿意投资。我提出的"西部开发、十年可成"策略,考虑的就是"投资报酬率"。就像到股票市场买股票,不是买最低价的,也不是买最高价的,而是买上涨机率最高的股票。只有在短时间内全力开发西部地区的经济,才能使投资者和西部地区都成为"上涨机率最高的股票"。西部广大的商机,必须在缩短开发时间的条件下,才能吸引风险投资者。这意味着"千乡万才"计划,也必须加紧步伐;要使西部开发在10年后看到显著的成果,则"千乡万才"计划必须在5年的时间里完成所有的布局和建设。
在许多公开的场合里,听了我们有关西部开发的报告后,很多人都"很欣赏、很佩服"我们的勇气,说我们的"说法是比较大胆,给大家一个鼓舞,为大家创造信心。"有些人更直接说明:"开发西部,还要有'崇尚科学的精神'。"很多人对"千乡万才"要雇用万名软件人才,都质疑这种思维是否"陷入对'规模'的过度偏执中"。因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商IBM在中国也仅仅雇用了3000名员工,"千乡万才"怎么用得到万名软件人才?
其实我们的看法都来自于科学的统计数字。美国有2.8亿人口,却有545万软件工程师,而中国各大专院校每年产生的软件工程师还不到4万人。也就是说,如果美国不再增加软件工程师,中国按照目前的速度培养人才,还需60年才能赶上美国现有的水平。IBM在中国虽然才雇用几千人,但在印度美国公司"远距雇用"的软件工程师却有上百万人。"但印度人会讲英语啊!"有人马上挑出我这说法的"毛病"。我的回答是:"英语可以学啊!印度人也不是天生开口就会说英语的。"
英业达集团的软件工程师,已经开发出了各种英语学习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我都亲自参与了每个软件的设计工作。凡是我们能够想得通的、用统计数字可证明的、全盘大局看得清楚的事情,不管有多困难,"攻坚"就是这个团队的责任,我们都会倾全力以赴,惟有这样子才有成功的机会。
在当今微软公司统领全球软件市场的时代,软件开发事业要成功,必须先找到能发挥的"平台",才能扩大团队、招募人才大量开发更多的应用软件。就像美国好莱坞主导的电影市场,想要进入拍摄电影的行业,必须先掌握播放电影的"院线",再成立制片厂;而不是先找导演和演员。只要找到自我发挥的"平台","千乡万才"所需要的软件开发人员,又何止"万才"呢!
"千乡万才"计划在西部各大城市设立办事处,"远距雇用"当地的人才。在乡村居民普遍涌向城市谋生的今天,有很多人问:"有什么措施能够保证培养出来的人能接受'远距雇用',不会流失到东部大城市?"接受"远距雇用"的各地人才,首先,在当地可以支配的收入比在东部大城市里同等水平的人还要多,在当地就能大幅度"就地改善生活";其次,他们在当地是"佼佼者",出人头地的机会比到东部大城市要大得多。
大家都明白西部的机会比东部大,如果在西部也能过东部同样水平的生活,有识之士不都竞相西进?过去西部很多人才流失到东南沿海,有人戏称这是"孔雀东南飞"。纵观移民历史就能发现:几乎所有移民第一次离乡都感到非常痛苦。"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第一次离家外出谋生的人,在心里总是不断挣扎:如果在家乡还有任何"机会",谁愿意离乡背井,到异地"每逢佳节倍思亲"呢?
只有在信息网络时代,通过"远距雇用"这样的手段,才有可能实现这样的远景:网际网络到达的地方,"千乡万才"的计划就能够开展。即使是黄羊川这样的穷乡僻壤,有了网际网络,也可以做到"以校领乡",促使当地数字化加速到位,进而发展知识型经济。对网际网络的威力,我常在公开场合肯定地说:"网际网络是上帝送给中国人最好的礼物",因为有它才能带动数字化,透过网际网络就能让人"就地创造财富"。我们相信"信息化"能像《第三次浪潮》所预言的,促使社会跨越农业和工业时代,直接进入信息网络时代。
或许受到"网络泡沫经济"的影响,有人认为"信息化可以满足人们对讯息的需求,使教育提高。但是它终究不能代替钢铁、代替建材筑成建筑物,终究不能代替粮食来满足我们的口腹之欲。"有许多人对"千乡万才"计划的了解,仅止于建立网站、经营电子商务。更多人则把"千乡万才"当成一个扶贫的计划,只为支持穷乡学校的计算机教育,因而落进"见树不见林"的思维陷阱。
对我提出的"西部开发十年可成"的"可成"定义,许多人持有不同的看法。中央二台《对话》节目的主持人,希望我能"具体地描述,未来10年西部会是怎样的一幅美景?"我胸有成竹地回答说:"我想西部的76个地级市的发展,应该和东部的地级市等量齐观,如果他们找到核心专长。在913个县里(104个县级市,809个县)虽然住在乡下,却能享受城市里的一切。这是我们的梦想,我们正在建立一个仿真社会。"
主持人接着问:"这是个非常鼓舞人心的美景,如果10年后你描述的美景没有出现的话,你那时的心情会是怎样?"这一问完全出乎我的意料,问题来得非常突然,甚至我也曾有一丝的犹豫,但这一丝的犹豫刹那间被我所看到的西部景象所代替,我们开发西部不完全是出于同情、慈悲,正因为我们已经看到了西部的前景,看到了西部广阔的商机,我们也就有了把西部建设好的信心,事在人为。我就对主持人说:"只能说我尽量去做,如果这个美景没有实现的话,就让我把自己埋葬在西部的草原吧。"
因为有许多人想去黄羊川,"千乡万才"公司总裁林光信开始着手黄羊川"田园之旅"的规划。"田园旅游"提供舒适的环境和交通工具,让来此旅游的人,能自由自在地享受当地特色的田园、自然景观和人文生活,不必因此牺牲在都市里习以为常的舒适和方便。或家人团聚、或至亲好友、或三五成群,结伴田园旅游,除了彼此有机会融洽相处,更能和当地的人文和自然真正的融合。
"田园之旅"的计划,和我对西部开发所制定的第二步骤又是不谋而合。"千乡万才"计划在各地推展的过程分四个步骤:
第一,"以校领乡",在穷乡的学校建立"校园网吧",借远距培训、远距雇用促进当地数字化,以发展知识型的经济。
第二,"田园旅游",数字化基础的乡镇投资有21世纪物质生活条件的住宿设施,让住在现代化地区、常处都市拥挤的人们,能享受当地的自然和人文,而不会牺牲在城里住宿的舒适和方便。
第三,"有机农业",在"田园生活"的基础上,农业和相关的专家能够深入穷乡僻壤指导农民种植有机、不含人工化肥,具备高度经济价值的作物,并提供收购和市场的服务。
第四,"网络城乡",在各地投资多功能、多用途的"网络城乡中心",促进乡民与外界交流,进而吸引更多散居在"自然村"的人,搬迁聚居在中心周围的"网络经济小区","就地创造财富、就地改善生活、就地保持文化,"让农业社会直接进入信息网络时代。
我在2002年1月13日上中央二台《对话》节目中的谈话,引起各地广泛关注。许多人听了我的西部开发的决心,大受激励,纷纷前来表示投效的心愿。担任"千乡万才"建筑部长的陈开南先生,就是其一。陈开南是台湾的名建筑师,在大陆许多城市都有房地产及建筑工程的事业。他的夫人是台湾政界名人林洋港先生的三女儿,与我结识已久。在《对话》节目上看到我为西部开发,在全国观众面前"击楫渡江"、不成功则要身留西部,立刻打电话加入"千乡万才"志愿者的行列,负责各基地建筑的设计。
起初只是想在黄羊川盖个约二三十万人民币的"招待所",后来因名建筑师陈开南加入"千乡万才"担任建筑部长,2002年4月23日奠基时,"招待所"的规模和用途有了很大的改变,成为五星级宾馆水平的"网络城乡生态示范区",造价预算更是追增到数百万美元。4月23日奠基时,这个网络城乡的经营模式,还只是一个"生态示范区",展示信息网络社会的形形色色。在"示范区"里设有软件开发、有机农业实验、职业技能培训、电子商务咨询和田园旅游等经营项目。除此之外,"示范区"里建有能容纳30至60人、有五星级宾馆水平的"招待所",专门接待来此与乡民交流的专家、学者、投资者和访客。
为顾及学生团体来此田园旅游,在住宿空间的规划里包含几间能容纳8到12人的"大通铺",放置当地特色的土炕当床。所有的建材和装饰,都是就地采取,让人融汇在当地"原汁原味"的生活环境中。陈开南的设计理念饱含环保意识和生态协调,外观造型和当地居民的"土生"建筑融合,所采用的能源取自于周围的玻璃温室和屋顶的太阳能,所设计的污水处理能排入农田灌溉。整个主体建筑坐南朝北,配合43亩园地的地形,融入已有的树林中。
在奠基的记者招待会上我说:"这是上天的安排,我们有这个机会建立黄羊川的基地。我想许多人心中有好多疑问,包括我也是每天在思考:很多人问,'你到那样一个穷乡僻壤,他们连生活都有困难,你还叫他们上网,是不是理想化过高?'我们也是边做边学,朝着正确的方向推动。"
边做边学,一旦发现作法不善或方向有偏差,我会立刻打电话给新的指示。有时上午8点才打电话说要这样做,10点不到又一个电话说应该那样做。信息网络时代的决策和执行,不能固守"言必行、行必果"的传统,而必须"朝令朝改"--上午做的决策,中午以前一旦发现问题,就要赶快修正。如果"朝令夕改",那才真会误事。
黄羊川网络城乡的设计,也在"朝令朝改"、日夜反复修正的督促下,最后定案,成为以经营国际会议为商业模式的五星级宾馆。这个理念把陈开南和兰州西北设计院参与的人弄得"人仰马翻",才真正体现英业达的企业文化。最后的设计除了原有的功能外,更有100间客房、有3个大会议厅的国际会议中心。也惟有如此,才能带来源源不断的客流,藉交流带动当地发展服务型的经济,吸引许多住在"自然村"的乡民逐渐往国际会议中心附近聚居,形成"网络城乡"--"千乡万才"计划的第四阶段,也是我的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