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次讀書討論會(上)

莊子

                           2006.7.28

 

Venus天空 說:

我的信息已發出去了! 本星期五晚上八點大家來談<莊子> 您如趕不回來我在! 您放心!

异愚 說:

我一定参加!

Venus天空 說:

太好了! 莊子的東西隨便抓一點來談就很豐富了

异愚 說:

就是最近很忙,没法准备

Venus天空 說:

不要準備的 自然的出來才精采

异愚 說:

关键是我还没看完全文

异愚 說:

刚开始看,原来只是零星知道一点

Venus天空 說:

我一樣沒看多少

异愚 說:

他继承老子的无为,以物我两忘为中心

Venus天空 說:

而且我看的是漫畫書哈哈 是用右腦認識莊子的

异愚 說:

我了解只有这么一点

Venus天空 說:

就從這一點出發吧

Venus天空 說:

做到這一點最難呢!

异愚 說:

就是

Venus天空 說:

請問您是誰呀?!

Venus天空 說:

我現在在哪裡呀?!

异愚 說:

你在问我,我不知问谁

异愚 說:

我在我在的地方

Venus天空 說:

哈哈 做老人癡呆狀就成了! 腦子空了

异愚 說:

哈哈

Venus天空 說:

哈哈哈

异愚 說:

但心里要明白啊!

Venus天空 說:

明白什麼!

异愚 說:

明白怎么会不明白!

Venus天空 說:

空 要倒空自己最難!其實我的<我>還是太大! 放不下也倒不空!

Venus天空 說:

離空太遠了

Venus天空 說:

對了 就這樣開始吧!

异愚 說:

顺其自然,是儒释道的精髓一旦刻意就枉然了其实我们的目的就在此!不是吗?

Venus天空 說:

您說這些話之前 我們都沒刻意要用他做引子 這是自然天成的 哈哈

我們就用這段對話拿來做引子! 引起討論的動機如何?

异愚 說:

就是,都是即兴的没有任何做作!

Venus天空 說:

太好了 許多靈感都是來自自然的流露

我們先來初略的認識莊子的介紹

 

庄子(约前369-286年),名周,战国蒙(一说是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另一说是今安徽蒙城县)人,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同时他也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哲学家。他以其代表作《庄子》(又被称为《南华经》)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发展了道家学说,使之成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哲学流派

 

莊子的著作請參考

http://www.ld.nbcom.net/zhuangzi/

 

莊子的逍遙遊

 

 

【题解】

 

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至圣人无名,是本篇的主体,从对比许多不能逍遥的例子说明,要得真正达到自由自在的境界,必须无己无功无名

 

第二部分至窅然丧其天下焉,紧承上一部分进一步阐述,说明无己是摆脱各种束缚和依凭的唯一途径,只要真正做到忘掉自己、忘掉一切,就能达到逍遥的境界,也只有无己的人才是精神境界最高的人。

 

余下为第三部分,论述什么是真正的有用和无用,说明不能为物所滞,要把无用当作有用,进一步表达了反对积极投身社会活动,志在不受任何拘束,追求优游自得的生活旨趣。

本篇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

 

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在庄子的眼里,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得无己。

 

因而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类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提倡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逍遙遊白話翻譯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

 

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

 

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离开北方的大海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方才停歇下来

 

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

 

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抑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

再说水汇积不深,它浮载大船就没有力量。倒杯水在庭堂的低洼处,那么小小的芥草也可以给它当作船;而搁置杯子就粘住不动了,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了。风聚积的力量不雄厚,它托负巨大的翅膀便力量不够。

 

所以,鹏鸟高飞九万里,狂风就在它的身下,然后方才凭借风力飞行,背负青天而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遏它了,然后才像现在这样飞到南方去。

 

寒蝉与小灰雀讥笑它说:我从地面急速起飞,碰着榆树和檀树的树枝,常常飞不到而落在地上,为什么要到九万里的高空而向南飞呢?到迷茫的郊野去,带上三餐就可以往返,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之外去,要用一整夜时间准备干粮;到千里之外去,三个月以前就要准备粮食。

 

寒蝉和灰雀这两个小东西懂得什么!小聪明赶不上大智慧,寿命短比不上寿命长。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清晨的菌类不会懂得什么是晦朔,寒蝉也不会懂得什么是春秋,这就是短寿。

 

楚国南边有叫冥灵的大龟,它把五百年当作春,把五百年当作秋;上古有叫大椿的古树,它把八千年当作春,把八千年当作秋,这就是长寿。可是彭祖到如今还是以年寿长久而闻名于世,人们与他攀比,岂不可悲可叹吗?

商汤询问棘的话是这样的:在那草木不生的北方,有一个很深的大海,那就是天池。那里有一种鱼,它的脊背有好几千里,没有人能够知道它有多长,它的名字叫做鲲,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鹏,它的脊背像座大山,展开双翅就像天边的云。

 

鹏鸟奋起而飞,翅膀拍击急速旋转向上的气流直冲九万里高空,穿过云气,背负青天,这才向南飞去,打算飞到南方的大海。

 

斥鴳讥笑它说:它打算飞到哪儿去?我奋力跳起来往上飞,不过几丈高就落了下来,盘旋于蓬蒿丛中,这也是我飞翔的极限了。而它打算飞到什么地方去呢?’”这就是小与大的不同了。

所以,那些才智足以胜任一个官职,品行合乎一乡人心愿,道德能使国君感到满意,能力足以取信一国之人的人,他们看待自己也像是这样哩。而宋荣子却讥笑他们。世上的人们都赞誉他,他不会因此越发努力,世上的人们都非难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沮丧。

 

他清楚地划定自身与物外的区别,辩别荣誉与耻辱的界限,不过如此而已呀!宋荣子他对于整个社会,从来不急急忙忙地去追求什么。虽然如此,他还是未能达到最高的境界。

 

列子能驾风行走,那样子实在轻盈美好,而且十五天后方才返回。列子对于寻求幸福,从来没有急急忙忙的样子。他这样做虽然免除了行走的劳苦,可还是有所依凭呀。

 

至于遵循宇宙万物的规律,把握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他还仰赖什么呢!因此说,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能够达到忘我的境界,精神世界完全超脱物0外的神人心目中没有功名和事业,思想修养臻于完美的圣人从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

 

 

人间世

【题解】

《人间世》的中心是讨论处世之道,既表述了庄子所主张的处人与自处的人生态度,也揭示出庄子处世的哲学观点。

全文可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前一部分至可不惧邪,以下为后一部分。前一部分假托三个故事:

 

孔子在颜回打算出仕卫国时对他的谈话,叶公子高将出使齐国时向孔子的求教,颜阖被请去做卫太子师傅时向蘧伯玉的讨教,以此来说明处世之难,不可不慎。怎样才能应付艰难的世事呢?《庄子》首先提出要心斋,即虚以待物。再则提出要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第三提出要正女身,并形莫若就心莫若和。归结到一点仍旧是无己

 

第二部分着力表达无用之为有用,用树木不成材却终享天年和支离疏形体不全却避除了许多灾祸来比喻说明,最后一句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便是整个第二部分的结语。

 

前后两部分是互补的,世事艰难推出了无用之用的观点,无用之用正是虚以待物的体现。无用之用决定了庄子虚无的人生态度,但也充满了辩证法,有用和无用是客观的,但也是相对的,而且在特定环境里还会出现转化。

 

 

 

 

 

 

 

 

 

 

 

 

 

 

 



【题解】

跟《天地》篇一样,中心还是倡导无为;所谓天道,也就是自然的规律,不可抗拒,也不可改变。

全文大体分成八个部分。第一部分至谓之天乐,指出自然规律不停地运行,万事万物全都自我运动,因而圣明之道只能是宁寂而又无为。

 

第二部分至以畜天下也,紧承上段讨论天乐,指出要顺应自然而运动,混同万物而变化。

 

第三部分至非上之所以畜天下也,提出帝王无为、臣下有为的主张,阐明一切政治活动都应遵从固有的规律,强调事事皆有顺序,而尊卑、男女也都是自然的顺序,这不仅违背了庄子齐物的思想,而且还给统治者统治臣民披上了合乎哲理的外衣。

 

第四部分至天地而已矣,借尧与舜的对话,说明治理天下应当效法天地的自然。

 

第五部分至夫子乱人之性也,写孔子与老聃的对话,指出事事皆应遵循自然规律,指出仁义正是乱人之性

 

第六部分至其名为窃,写老子顺应外物的态度,同时抨击智巧骄恣之人。

 

第七部分至至人之心有所定矣,指出要退仁义宾礼乐,从而做到守其本而又遗万物,即提倡无为的态度。

 

余下为第八部分,说明事物的真情本不可以言传,所谓圣人之言,乃是古人留下的糟粕。

本篇内容历来非议者颇多,特别是第三部分,背离庄子的思想太远,因而被认为是庄派后学者受儒家思想影响而作。

 

 



【题解】

 

寓言本是篇首二字,但也是本文讨论的主要内容之一。所谓寓言,就是寄寓的言论。《庄子》阐述道理和主张,常假托于故事人物,寓言的方法正是《庄子》语言表达上的一大特色。

全文大体分成六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天均者天倪也,讨论了寓言重言卮言,指出宇宙万物从根本上说是齐一的、等同的,辨析事物的各种言论说到底是不符合客观事理的,要么不如忘言,要么随顺而言不留成见,日日变化更新。

 

第一部分是全文的主体。

 

第二部分至吾且不得及彼乎,借庄子之口评说孔子不再励志用心,指出再好的言论也不能使人心悦诚服。

 

第三部分至如观雀蚊虻相过乎前也,写曾参两次作官心情不一样,但都不能做到心无牵挂,所以还是不能摆脱外物的拘系。

 

第四部分至若之何其有鬼邪,表述体悟大道的过程,指出这其间最为重要的是忘却死生。

 

第五部分至强阳者又何以有问乎,写影外微阴问影子变化不定的故事,指出无所依待才能随心而动。余下为第六部分,写老子对阳子居的批评以及阳子居的悔改,借此说明去除骄矜、容于众人,方才能真正做到修身养性。

 

 

 

 

 

 

 

 



【题解】
盗跖为一人名,指称一个名叫跖的大盗,本篇以人物之名为篇名。

 

《盗跖》内容的中心是抨击儒家,指斥儒家观点的虚伪性和欺骗性,主张返归原始,顺其自然。

本篇写了三个寓言故事,自然地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至几不免虎口哉,写盗跖与孔子的对话,孔子规劝盗跖,反被盗跖严加指斥,称为巧伪之人。

 

盗跖用大量古往今来的事例,证明儒家圣君、贤士、忠臣的观念都是与事实不相符合的,儒家的主张是行不通的,就连孔子自己也不容身于天下,因为他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生是非

 

盗跖是先秦时代里一位著名的叛逆者,称他为当然是基于封建统治者的观点,孔子眼里的盗跖就是横行天下,侵暴诸侯的、吃人肝的人物,但同时又不得不赞美他心如涌泉,意如飘风,而且兼有三德

 

第一部分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因篇幅较长注译时划分为前后两个部分。

 

第二部分至离其患也,写子张和满苟得的对话,一个立足于名,一个立足于利,通过其间的辩论更进一步揭示出儒家说教的虚伪性,并且明确提出了反殉而天与道徘徊的主张,与其追求虚假的仁义,不如从天之理,顺其自然。

 

余下为第三部分,写无足和知和的对话,一个尊崇权势与富有,一个反对探求、抨击权贵,通过其间的讨论进一步明确提出不以美害生不以事害己的主张。

本篇历来认为是伪作,或认为是后学者所为。通观全篇,第一部分与二、三部分的语言风格也很不一样,第一部分一气呵下,直陈胸意,淋漓尽致,不拖泥带水,与《庄子》内篇离奇婉曲的风格迥异;二、三部分又晦涩不畅,显得十分费解。



【题解】

 

渔父为一捕鱼的老人,这里用作篇名。篇文通过渔父对孔子的批评,指斥儒家的思想,并借此阐述了持守其真、还归自然的主张。


全文写了孔子见到渔父以及和渔父对话的全过程。首先是渔父跟孔子的弟子子路、子贡谈话,批评孔子性服忠信、身形仁义饰礼乐、选人伦,都是苦心劳形以危其真。接着写孔子见到渔父,受到渔父的直接批评,指出他不在其位而谋其政,乃是八疵四患的行为;应该各安其位,才是最好的治理。

 

接下去又进一步写渔父向孔子提出;所谓真,就是受于天,主张法天贵真不拘于俗。最后写孔子对渔父的谦恭和崇敬的心情。


本篇历来也多有指责,认为是伪作,但本篇的思想跟庄子一贯的主张还是有相通之处,对儒家的指责不如《胠箧》、《盗跖》那么直接、激烈,守真和受于天的思想也与内篇的观点相一致,而且渔父本身就是一隐道者的形象,因而仍应看作是庄派学说的后学之作。

 

【译文】

孔子游观来到名叫缁帷的树林,坐在长有许多杏树的土坛上休息。弟子们在一旁读书,孔子在弹琴吟唱。

 

曲子还未奏完一半,有个捕鱼的老人下船而来,胡须和眉毛全都白了,披着头发扬起衣袖,沿着河岸而上,来到一处高而平的地方便停下脚步,左手抱着膝盖,右手托起下巴听孔子弹琴吟唱。曲子终了渔父用手招唤子贡、子路,两个人一起走了过来。

渔父指着孔子说:

他是干什么的?子路回答说:

他是鲁国的君子。渔父问孔子的姓氏。子路回答:

姓孔。渔父说:

孔氏钻研并精通什么学问?子路还未作答,子贡说:

孔氏这个人,心性敬奉忠信,亲身实践仁义,修治礼乐规范,排定人伦关系,对上来说竭尽忠心于国君,对下而言施行教化于百姓,打算用这样的办法造福于天下。这就是孔氏钻研精习的事业。

 

渔父又问道:孔氏是拥有国土的君主吗?子贡说:

不是。渔父接着问道:

是王侯的辅臣吗?子贡说:

也不是。渔父于是笑着背转身去,边走边说道:

孔氏讲仁真可说是仁了,不过恐怕其自身终究不能免于祸患;真是折磨心性劳累身形而危害了他自己的自然本性。唉,他离大道也实在是太远太远了!

 

                    參考資料如何解析莊子寓言故事

 

http://yp719.et.cyu.edu.tw/cgi-bin/topic.cgi?forum=27&topic=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