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印象八中 | 走进八中 | 特色八中 | 辉煌八中 | 异彩纷呈 | 感谢有你 | 专题简报 | 学校论坛 | 联系我们 |
|
||||
您的位置:首页 -》异彩纷呈 -》教学案例 -》单亲家庭学生心理问题探讨及解决策略 |
||||
单亲家庭学生心理问题探讨及解决策略
|
||||
石嘴山市八中 吴春梅
现代社会离婚率的急剧上升,产生了大量单亲家庭子女,这种本来特殊的社会现象也逐渐演化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此类在校生的逐年增加,也让众多教育工作者忧心忡忡。 本人对我校初三700余名学生进行了全面调查,调查显示单亲家庭学生占了总人数的11.2%,进一步的调查表明,学校违规违纪的学生大都生活在单亲家庭中。这类学生,正处于心理上的“断乳期”,自制力缺乏,并没有强烈的社会道德感,由于在家庭中受到教育和引导的机会相对较少,接收到的负面信息相对较多,因而往往缺乏安全感、满足感,同时因为缺乏表现自我、得到嘉奖、受到庇护的机会,也会造成他们内心孤独、性格孤僻的特点,以至于愤世嫉俗,易走极端。因此,关注校园内单亲家庭未成年人的成长便显得尤为重要。 一、造成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异常的因素 1.对“父母离婚”的耻辱感 我在学校进行的关于离异单亲家庭与完整家庭学生对比调查的结果表明:离异家庭与完整家庭的子女在“对家庭生活的感受”、“学习的目的、态度、理想”、“对社会、学校、家庭的责任”、“喜欢交往的朋友”、“心目中有无喜欢交往的异性”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 (1)在“对家庭生活的感受”的调查显示,认为家庭生活感受良好的学生,完整家庭的子女占92%,而单亲子女仅为8%。 (2)对“学习的目的、态度、理想”的调查显示,认为自己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崇高的理想的学生,完整家庭子女占89%,单亲子女只有11%。 (3)在“心中有无喜欢交往的异性”的调查显示,“有一个喜欢交往的异性”的学生,完整家庭子女占18%,而单亲家庭子女则为33%。 以上数据表明,父母离异给子女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这类学生从内心深处自认是被抛弃的孩子,不少人有沉重的精神负担,自卑自怜,对外界的态度过分敏感,导致他们或自暴自弃,或对社会有对抗情绪,戒备心强,难以与人合作,由此造成种种心理障碍。 那么,父母的离异为什么会让孩子感到自卑?我想,这是离婚耻辱观念的另一种表现。事实上,孩子自己往往没有价值评判的标准,他们的是非观是参照着周围的人,以及社会包括媒体的态度来确定的,周围人的取笑、议论,媒体有意无意的评论,都会在他们的心灵上造成强烈的反应,他们会认为父母的离婚是他们的奇耻大辱,惟恐他人谈起。这样的舆论氛围,也会使别的孩子造成对父母离婚的恐惧。 2.家庭教育的缺陷 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对子女实施的一种教育和影响。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单亲家庭的教育方式、方法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和心理。不同类型的单亲家庭,由于父母亲受教育程度的不同以及心理、生理各方面的差异,家教形式也不尽相同,对孩子的心理产生的影响也不同。本人从我校单亲家庭学生调查的数据中归纳出,诱发学生形成心理障碍的不良家教类型有: (1)放任、冷淡型:这类家庭对孩子放任自流,家庭气氛沉闷,父母教育的责任互相推委,或干脆交给自己的父母辈,孩子完全得不到父母应有的关爱,成为名副其实的父母双全的“孤儿”。父母的冷淡、忽略,使孩子感到孤独、害怕,逐渐形成冷酷无情,富有攻击性、放荡不羁、自以为是的性格,情绪极不稳定,容易发怒,反复无常,对别人漠不关心。 (2)虐待、发泄型:这类家庭多出现在文化层次较低的家庭,父母将自己对婚姻破裂的不满情绪全部发泄在孩子身上,稍有不顺心的事或在工作上碰到挫折,便以“打”代“教”,孩子根本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极易使子女形成畸形的性格或产生逆反心理。粗暴的家教环境造成孩子暴戾、横蛮的性格特点,对世界充满仇恨,甚至有报复家长的倾向。 (3)溺爱、迁就型:这是离异家庭教育中最普遍的一种现象。家庭解体后,单亲父母认为孩子已失去了家庭的温暖,理应将所有的爱倾注给孩子,从而对子女千依百顺,对子女提出的各种要求不加分析地给予满足,一味迁就。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逐渐任性、自私,不听劝导,乱发脾气,行为放肆,以我为中心的性格。 (4)埋怨、批评型:这类家庭是典型的“重智轻德”型。平时对子女的思想行为缺乏引导教育,不管子女的特长、爱好,对子女的教育存在严重的片面性,完全按照升学考试的需要给子女进行“包装”,最大限度地追求“分数过硬”,子女考试稍有下降便整天唠叨埋怨。喜爱干涉孩子的行为,强调服从,稍有不从就严厉叱责,在这样的教育下,孩子可能会很服从管教,但被动、消极,缺乏竞争性,不愿努力上进,也可能引发逆反心理,事事与父母对恃。 单亲家庭的子女在这些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中生活,逐步养成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从而影响学习的进步和身心的健康发展,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二、培养单亲家庭学生健康心理刻不容缓 从事教育工作十多年来,本人当过班主任,做过政教处的工作,接触过不少来自单亲家庭的学生,深深了解这种特殊的家庭情况对学生内心产生的巨大影响。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热切地呼吁社会上的每一位成员,都应给单亲家庭的孩子多一份关爱,多一份责任,关注我们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为了消除单亲家庭学生的不良心理倾向,矫正其异常的心理活动与行为,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最大限度地减少单亲家庭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预防单亲家庭学生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我认为,关爱单亲家庭学生,要着眼于预防,立足于教育,落实在具体措施上。 1.纠正离异家庭子女对父母离婚的错误看法。其实,离婚的禁忌在成人中已经打破,却在孩子中还有那么深厚的影响,不少女性在涉及到离婚问题时,第一个顾虑就是怕孩子接受不了。这种状况和我们社会的宣传有关。我想,我们在提倡父母慎重离婚,多为孩子着想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告诉孩子,父母离婚并不影响他们一如既往地爱他,一如既往地为他负责任,父母也有权对自己的婚姻做出他们认为更合适的选择。让孩子明白,离婚是父母的事情,与孩子没有太大的关系,孩子也不易过多地干涉父母的权利,降低青少年对父母离婚的恐惧和仇视,是对离异家庭子女最好的保护。常从国外的一些电影电视里看到孩子们对父母的离婚并无太多的理会,他们照样快乐地生活,有的还很天真地帮着父母重觅佳偶,这样的宽容和相互尊重不是更好吗? 2.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和采取恰当的教育方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负有直接的责任。”我国宪法、婚姻法也明确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教育是无条件的,所以作为父母不仅从道义上,而且从法律上都要肩负教育子女的重任。放弃或放松对子女的教育,可能会令子女养成不良性格特点和不良的行为习惯,任其发展下去,很有可能会演变为犯罪行为。所以,即使存在离异、丧偶、分居等各种原因,也不能影响或放弃对子女的教育。如果孩子能够跟随一个懂得爱、懂得关心懂得教育的父亲(母亲)生活那算是一种幸运,如果落在被视作一种负担、一种累赘不负责任的(父亲)母亲手中,最终将会酿成恶劣的后果。特别是家庭不幸的孩子,更应该给他们以足够的关爱和正确的教育,要想方设法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和采取恰当的教育方法,提醒子女勿交损友,培养子女高雅的兴趣和爱好,从而把子女引导到良性发展的轨道,避免不良行为的产生,杜绝违法犯罪事故的发生。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单亲家庭的家教实质是教育家长自己。面对教育现代化的迅速发展,家长的优势逐渐丧失,他们可能与子女处在求知的同一起跑线上。因此家长们要取得教育资格必须提升自身素质和对孩子爱的含金量,以孩子为友,以能者为师,与孩子共同成长。 同时,单亲家庭要教育孩子学会遗忘,以宽容的心境从个人恩怨中解脱出来。遗忘有助于单亲家长身心健康,遗忘是对仇恨的释放,对悲痛的解脱,对忧虑的拒绝,对疲惫的宽慰。如果把以往的一切是非恩怨,成败得失都牢记心中,那就等于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和无形的枷锁,生活将变成一件异常苦累的事,如果我们善于遗忘,把不该记忆的东西统统忘记,那么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起点。遗忘是一种能力、一种风度、一种品质。尤其是要遗忘那些令自己伤痛、愤怒和悔恨的事。要遗忘就必须对过去的事糊涂一点,淡化一点,宽容一点。单亲家庭应该教育孩子忘掉仇恨、忘掉愤怒、忘掉忧愁、忘掉遗憾。放下日益沉重的包袱,轻装上阵、精力充沛地面对未来的机遇与挑战,开拓新的境界,迎接新的天地。 3.对于学校来说,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第一,建立单亲家庭学生档案。 从入学起就开始建立单亲家庭学生的人头档案,加强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行为和家庭情况的了解、跟踪,并详加记载。把每个单亲家庭学生分配到班主任、科任老师、年级团总支书记头上,由他们负责心理疏导,学习辅导,生活的关照,行为的矫正,定期与家长联系,掌握单亲家庭学生在家中和社会上的情况。 第二,用爱心抚慰创伤。 要选派充满爱心、有一定心理学基础、有较强的自我控制与忍耐能力、有较强的领导能力和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担任班主任,特别要将其中最优秀的教师派到单亲学生较多的班去作班主任。这样的教师,最能发挥“教师的两个重要人格特征:一是教师的热情和同情心,一是教师的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并会对教育的效果产生显著影响。 第三,用友情弥补亲情。 单亲家庭学生所处的环境,特别是他们每日每时所生活的班集体的班风和同学之间的良好关系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在班风良好的班级中,同学与同学的关系反映在既能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上,同时也反映在能处理好个体的竞争与合作上。这样,单亲家庭学生就会生活在一个充满真情友爱的班集体里,他们自然会感到生活充满阳光,感到自己在不幸之中,又特别幸运。 第四,创造活动环境,用鼓励消除自卑。 单亲家庭学生的思想负担重,耻于老师知道自己家中的真实情况,更怕同学知道。班主任应帮助他们对这一社会现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父母的事由他们自己去处理,孩子无法左右家庭。同时,要创造活动的环境,积极鼓励单亲家庭学生参加班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老师可以有意识地把活动中最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们,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增进和其他同学的友谊。对能力弱的单亲家庭学生,也可以有意识地让他们在同学面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第五,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单亲家庭的学生在闲暇独处时常常感到无聊,也更多地采用消极被动的方式打发时光:打游戏机,泡网吧,看武侠小说,忘记自己的作业,甚至逃学。班主任要对他们进行人生观和生活目的教育,提高他们对理想、前途的认识,并且一事一教育一引导,转变就表扬,达不到要求就再交流,再谈心,做到常提醒,多鼓励,多方面启迪。还可以安排一些兴趣相投的同学与他们结成学习伙伴。 第六,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 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倡导和参加社区教育活动,把单亲家庭学生(包括其他学生)在社会上的情况也掌握起来,只有把社区教育与学校、家庭的教育结合起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调配合的教育网络,才能使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成效落到实处。 第七,辅以严格要求。 对单亲家庭学生,一定要奉献爱心。在做耐心细致工作的同时,也一定要严格地教育和要求,对原则问题不能迁就。要开设讲座或开展活动,对单亲家庭学生进行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使之不做出出格的事情。有了违纪行为决不能迁就,耐心的思想教育与严肃的纪律处理是不矛盾的,只要工作做得细,有时可能会得到满意的效果。 |
||||
宁夏 石嘴山市第八中学版权所有 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