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堂寺位于甘肃省天祝县天堂乡,是唐宪宗年所建的藏族佛教寺院,西藏葛举派第四代黑帽系活佛葛玛喏贝吉进京路过此地时接受当地群众的请求,降伏大通河中的"青龙"并修108座"镇龙宝塔"此地遂名为"却典堂"藏语意为宝塔滩。后直称"天堂寺"沿用至今。清朝初年,五世达赖易名"扎西达吉琅"藏语意为广善寺。
天堂寺极盛时,有1000余名僧人,素有"天堂八百僧"之称,全寺占地1500余亩。佛教堂13座,活佛府邸17座,僧人庄院250多座,其建筑布局合理,宏伟庄严,具有浓郁的藏族风格。
在千余年的历史中,天堂寺数遭劫难,建筑物经典文物的损失十分巨大,今天保存下来的和重建的是往年极少的一部分,但也能从中领略到圣洁的深山古迹的神韵风貌。其中的塞义囊和释迦牟尼,神秘的龙王庙,与悬崖下绘彩的释迦佛像,更是古朴,明亮宽敞的大殿里有一座座巨大的佛像,金粉描绘,庄严慈祥,单手双臂,身披袈裟,外形千奇百怪,充满象征意义。佛前的酥油灯,闪烁着点点金光,功德案前的地板上,一排排卡垫整齐有序,殿外高翘的屋檐下彩
飞舞,风铃入耳,每个人到这里有一种超凡脱俗,远弃尘世的感觉,寺前的大通河畔地势平坦,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有诗为赞:
峭壁峻岭仙入境,潺潺流水艳葱茏。
探访幽谷千载颂,寻觅自然万般情。
奇山秀峰江南形,心宽神怡有圣境。
终年仰止人流涌,颂经祈祷始幕名。
(资料来源:甘肃天祝西大滩初级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