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羊川开展“田园旅游”的念头,来自于有一次林光信去那儿的一些职中学生家做家访。那是2001年一个云碧叶黄、秋高气爽的10月天,和他第一次涉足黄羊川相隔一年多。他再度去尚家沟村,去“补访”一些在去年来家访时没来得急去看望的学生们。第一次来尚家沟是傍晚,而且天色阴霾将雨,心情也相当深沉。他走后收到许多住在尚家沟的学生的信,都“哭哭啼啼”地说,那天他们在家里等候又等候,以为他会看他们。后来知道他已经走了,都哭了好几天。“林叔叔,你什么时候再来?一定要到我家做客。”每个学生都在信上问。
过了一年再次造访尚家沟,这回他好整以暇,还是由校长和书记陪同,一家家地去“串门子”做家访。最后他来到住在“鲜花山”(又名显化山)脚下的王小霞家,可能这也是他心里最盼望去的,因为一年来他每回想到黄羊川,闭起眼睛就仿佛看到王小霞在信上描写的“梦中家园”。
“我的家四周都是山,春夏秋冬都别有一番景色,希望有机会你们来这做客。”
“春天,山上嫩黄的小草都露出尖尖角,一个个挺拔有力的松树开始长得繁枝茂密,满山遍野的小花开遍了整个山川。我轻轻地采上一朵插在头上,啊!好令人羡慕呀!羊群一会儿上了小山,一会儿又下来,好象绿毯上绣上了白色的大花,美丽极了。”
“夏天,山上的野草长得比我还要高,如果捉迷藏,总是找不到。小蝴蝶们在花丛中飞来飞去,还在翩翩起舞。小鸟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好象在唱那动听的歌。烈日总是毒烤着大地,但是大地总是坚韧不拔地直起腰,为人们做奉献。”
“秋天,那一声声的知了声已从那树林消失了,那一棵棵翠绿的树木,也换上了黄金色的睡衣,那呼呼的西风也匆匆赶到,这景象,告诉我们秋天已来临了。一片片黄金色的稻田中,辛苦的农夫不辞劳苦收割那黄金般的稻穗,心中正盼望今年有好的收成。夜晚明亮的月光伴着我,每当中秋佳节,我总是想着这秋天的景色,吃着香甜的月饼。这美好的秋天的景色,真是个读书的好季节,我们要赞美它、利用它。”
“冬天、白皑皑的积雪盖了整个大地,大地显得一片雪白。雪下在松树上,好象穿上了白皮大衣,显得非常美观、自然。孩子们喜欢在冬天玩耍,于是穿上棉袄,戴上帽子和手套,堆雪人、打雪仗,还有滑雪。”
在“那一声声的知了声已从那树林消失了,那一棵棵翠绿的树木,也换上了黄金色的睡衣,那呼呼的西风也匆匆赶到”的时候,经过了一年,林光信终于来到他的“梦中家园。”
辞别了上一个家访,他在校长、书记的引领下往山方向走。翻过几个田埂,顺着小干沟的路来到了鲜花山脚,王小霞家住在山脚下。看到山--是祁连山,看到山顶几棵翠松挂着皑皑的霁雪,林光信就兴奋地往上爬,校长、书记还有一群人在后头跟上。大约有100米高的陡斜山坡覆盖着夜里的露水冻结的白雪,大家抓着杂草丛树往上爬。林光信捷足先登,上到鲜花山的小山头。此时山风徐来,天籁俱作。整个尚家沟村舍,平静地躺在北方的山谷中。往南看,一山接一山的祁连山脉,各个山顶都已是白雪皑皑。偶尔高处传来野鸟飞鸣,远处尚家沟鸡啼狗吠清晰可闻。不久,后跟上山顶的人的欢呼声,打破了这份“宁静”。王小霞的家在村落外的山脚下,从山顶鸟瞰,一副闲情逸致、世外桃源的美景。林光信这时才体会王小霞所描述她家乡的“春、夏、秋、冬”,才真正到了他“梦中的家园。”
下山后,大伙进王小霞家的“小四合院”--传统西北的居民,四周高土墙围着主屋、仓屋、和畜棚。王小霞的父母都外出打工,家里只有爷爷、奶奶照顾着。正好是星期天,王小霞在家里帮家务,作功课,准备下午回学校宿舍。大伙进门时,王小霞正在主屋门口替奶奶穿针线,看到林光信来有点喜出望外,赶忙着倒茶、上馍馍给客人吃。她是第一批24位去天津、北京参观学习之一,家里一个柜子里整齐地摆着去年她从天津带回来的书,还有她在英业达五天时所用的临时识别证。然而她已不是一年前的王小霞;现在的王小霞的眼光已超出鲜花山、尚家沟外了。
大伙在王小霞家的炕上边吃边话家常;林光信建议学校组织各村子在当地修建“有门有户”的厕所,让城里的人来这么美的地方做田园旅游时,能比较“体面”些。自从《黄羊川》书和VCD出版后,已经有不少住海外的人要来黄羊川参观,做“田园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