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谁能正确解释中国的改革和发展,谁就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从这句话中让我们不难体会到在中国这样地域辽阔,地区经济差异大,所有制形式多样等纷繁复杂的条件下,要想正确解释中国的改革和开放,要想研究中国经济的发展和预见未来,将是一项世界性的研究课题。在这样一道世界性难题面前,我更希望我们自己的经济学家能够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做出正确的解释,并能够形成有中国经济特色的理论,来指导我们的经济健康、快速地发展下去。
中国经济的发展,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都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奇迹。这个奇迹不仅在于在基础条件相当落后的条件下,我们最终解决了中国人自己的吃饭问题,并且能够使国民经济保持长期、快速、健康的成长;还在于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大环境中,中国经济冲破对外贸易出口下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等条件的束缚,依靠扩大内需等措施保持着经济快速、强劲的发展势头;更在于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对着庞大的人口数量和有限的可耕地面积,却能够积极进取、自给自足,在发展本国经济的同时,承担起更多的国际义务,给予其它不发达国家更多的帮助。中国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成为全世界最耀眼的亮点,成为全球瞩目的对象。
中国经济的发展可以说已经对世界经济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尤其是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中国政府独立支撑,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给其它亚洲国家恢复经济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由于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影响,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加大,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相互影响,就以中国及周边国家和地区来说,中国经济对香港和台湾就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许多台湾人都说中国就像经济黑洞,把台湾的资本都吸引走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对于那些研究中国经济的各国学者来说,他们面临的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国情与经济发展状况,即使是生活在其间的人,亲身经历和感受中国改革开放所产生的巨大变化的人,恐怕也早已有quot;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的困惑,而对于城市的发展变化更是有"目不暇接"和"一日千里"的感觉。为此,人们常常感叹于研究中国经济就好比"身在此山中"而又"不识庐山真面目"了。
我作为一名台湾企业家到大陆投资创业已达15年之久,正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预见到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前景,才使我们下定决心到大陆投资发展。15年中的大部份时间,我走遍了东部沿海地区,使我对中国大陆东部的城市经济发展有了深刻的了解;最近一段时间尤其是最近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我又快马加鞭地走遍了西部地区的每一个省,不仅使我在发展城市经济上有了更深的认识,更使我对中国的农业发展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想法。中国整个经济发展尤其在1992年以后的全面发展,我是从头参予到现在,可以说是真正经历了大陆改革开放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酸甜苦辣各种滋味都曾经尝到过,所以我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理论和实务等各方面有了些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我一年里,常常有三百天以上的时间是在不同地区度过的,所以我能够及时看到各地最新的变化,又能够经常性地与各地区的领导沟通和交流,这对我了解各地经济变化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在时刻关注着大陆经济发展情况的同时,我也随时记录和整理着自己的想法,我愿意把我的一些浅见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披沙拣金,集腋成裘,也算是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我在此要真诚的感谢和怀念邓小平先生,作为这样一位命运多变而最终带领中国经济走上快速发展道路的伟大人物是不世出的,没有他对改革开放的伟大设想,没有他推行和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的魄力,就没有今天中国良好的经济发展形势,也就没有今天人们富裕、幸福的生活。
中国近二十年来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改革开放过程中一步步的探索和前进过程都仍历历在目。为了更好地研究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展望经济发展的未来,首先还是让我们回顾一下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从所走过的道路中发现那些能够对当时经济产生很大作用的时间脉络和政策措施。温故知新,通过这个脉络,我们就可以对中国经济未来的走势有个大概的了解。从时间上来看,我们可以把中国的改革开放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算起到1992年为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大陆正值文化大革命结束,国民经济受到严重破坏,百废待兴,普通老百姓都能够感觉到中国正处在一个转变的关口,虽然人们对今后的生产生活充满好奇、担心和期待,但更多的却是茫然和不知所措。这一时期的改革开放还仅仅是从小局部试点开始,可以说从无到有,从零起步。虽然中国在1960年时,与当时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大体相当,但到1975年时,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只相当于当时日本的1/4了。在短短的十五年时间里,中国经济就已经大大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经济的发展水平。正是在看到"经济发展水平才是最终决定一个国家实力的标准"这个事实,邓小平先生以惊人的胆略和魄力,提出了改革开放这个发展国民经济的战略,打开了中国封闭已久的大门,从而使中国融入到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去,更使中国经济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们的观念还沉浸在历史的思想和束缚中。从改革开放各个时期的工作上,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改革所走过的艰难道路。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
1978年秋,安徽、四川两省部份农民率先实行包产到户、联产记酬。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重新恢复工作。中共中央肯定了包产到户,联产计酬的形式。
1979年5月,国务院连续颁布5个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文件,揭开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1980年5月,国务院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各划出一定范围,试办经济特区,在特区内可以采取与内地不同的体制和政策。
198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决定,进一步明确对城镇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的发展采取积极扶持的方针。
1981年12月,全国农村工作会议肯定了农民建立生产责任制是一个伟大的实践。
1984年决定增加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广州、上海、宁波、温州、福州、湛江、北海14个沿海港口城市,中央给予这些开放城市以优惠政策。
1984年底,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农户已占农户总数的98%。
1988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暂行条例》,使承包制进一步规范化、法律化。到1988年底,承包制的成效即明显地表现出来,它迅速扭转了工业企业实现利润连续20个月下降的局面。
1988年4月,国务院决定成立海南省并把它作为最大的对外开放区,从而形成了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1988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在宪法第十一条增加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至此,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正式载入了国家的根本大法,得到了法律的确认和保护。
早在1984年,在中国就已经出现了股份制企业。1985年10月,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正式成立,专门从事股票的发行、转让及管理工作。1990年11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1990年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
在这第一个阶段内,对人们产生最大冲击的还不是物质生活方面的改善,虽然城市里人们的收入在增加,农村许多地区也从吃返销粮到家家有余粮,但最大的冲击还是在于人们头脑中认识的改变,主要是传统观念的改变。邓小平先生抓住了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提出:"不管黑猫白猫,能抓住耗子就是好猫。"人们的思想在这段时间里得到了解放,人们终于认识到改革开放的根本目标是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效率,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人们对改革开放政策从不理解到最后坚决拥护和执行,从而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从1992年邓小平南巡到2000年,为改革开放的第二阶段。此时中国的经济发展如火如荼,各地经济建设尤其是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世人瞩目。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先后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发表了重要谈话。
1992年10月12日,党的十四大召开。
1994年全国逐步取消粮票供应后,粮票进入收藏界,成为集邮、集币后又一新的亮点。
1994年起,改革开放迈出了重大步伐并取得很大的进展和突破,诸如:国有企业改革和股份制试点的加快;粮价的开放;汇率的并轨;所得税统一;分税制出台;价格改革和市场化进程的推进。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逝世。
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97年9月12日,党的十五大召开。
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在这个时期内,中国经济保持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改善和提高。最为显着的是中国的贫困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28%下降为不到人口总数的3%。
(三)从1999年底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时始至今为第三阶段。在国际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了每年平均以8%的速度增长,这在全世界的国家里都是很少见的。
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来看,前两个阶段已经为后面进行的经济发展铺平了道路,也为今后中国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人们更是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以及对未来美好的生活充满信心。这个信心才真正是无价的,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石和动力,这个信心还将保护着改革开放事业不断持续地深入发展下去。
对于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每个关心和研究它的人由于所处的行业不同,出发点和角度不同,所以会有不同的观点。虽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我仍然乐观地认为,中国经济仍将保持继续增长的势头。这个乐观不是盲目的,虽然有些人指责中国的经济统计中有水分,但我们亲见的事实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却是实实在在的。中国目前的科学技术等许多方面还落后于世界最先进国家的水平,所以我们目前可以充分利用鲁迅先生所说quot;拿来主义",努力学习和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这种在不违反法律和道德的情况下的"拿来",会最快速的、最有效的提高我们的生产和管理水准,最大限度地缩短我们赶超先进国家的时间。其次,我们地大物博,可开发资源丰富,可开发的资源不仅仅指矿产资源,还有人力资源,旅游资源等等,中国人多智能,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外国人尊重我们的既不是我们人多,也不是我们地方大,而是我们的文化和智能。另外,我们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会促进发展水平低的地区努力赶超先进地区,而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也不会等待,他们还会赶超世界发达国家。综合这些因素来说,中国的经济仍将继续增长,这是不难想象的。
作为一名企业家,研究中国经济的未来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从我的经验出发,我把中国经济简单地分成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这种划分和研究不是学院式的,而是以一个企业人的眼光来划分的,虽然是简单的划分,但却是非常务实的。我们排除了许多不必要的因素,直接抓住一个地区发展经济的重点所在。一门深入,常常能够使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柳暗花明。继续深入研究,还能够使人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一目了然。所以往往最简单的也就是最直接和最有效的。
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国家,古代农耕经济曾经创造出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在建国初期,面对着战争破坏、百废待兴的局面,因循着发展工业和农业两方面建设的需要,在城市里发展工业经济和在农村发展农业经济就成了国家经济发展的自然趋势,这也是我把中国的经济划分为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一个历史原因。
由于中国在建国后多有政治运动,直到1978年在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中国的经济才持续、健康、全面地发展起来。中国是农业大国,人口众多,粮食问题是最重要的,不能解决农业问题,其它各方面的事情都无法进行。所以无论何时,中国的农业发展是任何一届领导人都不能轻视的。中国的改革道路就是首先从农村开始的。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确立了土地承包责任制,开始了中国农村经济的改革步伐。虽然城市改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也已开始起步,但是到1984年10月以前,城市改革尚处在试点和探索时期。这个时期,人们在观念上还困扰于过去观念的束缚,认为国有、公有经济越大越好,忽视了其它经济形式的发展,更没有外国资金能够登陆进来。这种发展的结果是,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趋向单一化。到1978年底,全国仅存的个体劳动者不足15万人,这一数字在1952年为883万人。最显着的情况是商品经济不发达,人们的生活仅仅局限于有口饭吃,几乎全部生活中的日常用品都采用配给制,凭"票"供应,就连过年过节都要凭政府发放的票证采购年货。人们日常用品都要遵循"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原则,社会生活处于商品极度匮乏的年代。直到1984年底,城镇个体劳动者才达到339万人,这个数字已经是1978年底人数的22.6倍了,此时,在广东、福建沿海等地也开始出现了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商独资的经济形式。
农业生产是一项投入大、投入产出比很低的工作,在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后,在农业生产蒸蒸日上的同时,中国的经济改革重心开始向工业方面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