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渊源:
湟源,史称丹噶尔,地处黄河北岸,西海之滨,湟水源头,距西宁市50公里。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在这里结合,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在这里交融,唐蕃古道、丝绸南路在这里蜿蜒穿越,是通向世界第三级青藏高原的平台,也是青藏旅游线上的第一站,历来被称之为“海藏通衢”、“海藏咽喉”。自西汉以来,这里便成为重要的商贸中心,盛唐时在日月山设立了青藏高原上第一个“茶马互市”,宋代为丝绸南路商衢,明清时“茶马互市”从日月山下逐渐移到丹噶尔(湟源县城),清末民初丹噶尔成为当时西北地区最大的贸易集散地,堪称“茶马商都”。
丹噶尔,即藏语“东科尔”的蒙语音译,意为“白海螺”。明洪武初为西宁卫城,清代曾多次大规模扩建修茸,历经600余年的沧桑岁月,是一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
据史料记载,清嘉庆道光年间,“茶马互市”年贸易总额白银达250万两,超过了当时西宁的六七倍。后来,京、津、沪、晋、川等地的商人、工匠纷至沓来;英、美、俄、的泰兴、仁记,泰和、怡和、居里、瑞记,美最斯、瓦里等八大银行设立办事机构,进行商业贸易和金融业务。丹噶尔形成了庞大的汉藏贸易的“藏商(歇家)”队伍,他们足迹遍及西藏、新疆、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天津等地,开辟了“藏商”之路。
至民国十三年(1924年),商业贸易达到高峰,城内拥有大小商户及手工业1000余户,从业人员达5000多人,贸易总额白银达到500万两以上,商贾云集,贸易兴盛,丹噶尔古城也有了“环海商都”、“小北京”的美称。
二、明清建筑:
城内修有城楼、腰楼、角楼、东西城门,还有仓门街、九间街、北街、南街、庙巷子、灯山楼儿街、隍庙巷子、西城壕、大巷道、南城壕等街巷,以及丹噶尔厅署、镇海协营署、中军督司署、千总署、把总署、演武场以及玉皇、火祖、孔子、关帝、财神、城隍、龙王等庙宇,还有义学、社仓、牌坊、祠堂等。整个建筑,布局严谨、结构独特、风格迥异;街巷格局,经纬交织、井井有条、主次分明。
城内民居则有着中原北方典型四合院的特色,有明显的轴线,左右对称主次分明,由两道三井院落组成,有平房,也有两层楼房,多为土木结构,墙面厚实坚固,冬能保暖,夏能遮凉,大门对面都建有影壁,镶有各种吉祥图案砖雕。房屋木板上多雕刻和绘有色彩朴素、寓意独特各种装饰图案,显示着当时百姓的安居乐业和富有。整个建筑材料、外观风格融合了汉蒙藏文化,体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同时,星罗棋布的商铺、作坊、茶馆等,反映了安逸、闲适、平和的文化特色。
一条宽约六米,长不足千米的街道便是当年的主街,连接着城隍庙、文庙、丹噶尔厅署、镇海协营署等建筑群,是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湟源民俗集聚的地方,展示了湟源历史发展脉络和文化特色。
三、军事地位:
丹噶尔古城也是一座兵城。据记载,从西汉以来,历代王朝在这是修筑城堡,派驻军队,战事连连,不计其数,成为历来兵家必争之地。在这里及附近地方发生了多次影响中国历史的经典战例,留下了20余处古城遗址和军事设施。如西汉的临羌城、护羌城;唐代的石堡城、定戎城、绥戎城、哈拉库图城;明清时的丹噶尔城等。其中,丹噶尔城是明代最早的西宁卫地、清代镇海协营府和将军府、千总府、丹噶尔厅府等的所在地。
四、宗教文化:
丹噶尔古城还是宗教胜地,古城周边分布有80余座大小庙宇。如西石峡的海藏寺,药水峡的东科寺,巴燕峡的扎藏寺,古城的关帝庙、城隍庙、北极山群庙等。这些寺庙建筑宏伟,布局独特,结构严谨,刻镂精致,壁画绘制精美,线条流畅,色彩艳丽,内容丰富,彰显出民间艺术的无穷魅力,同时也把儒、道为核心的汉文化,以藏传佛教为核心的藏文化和伊斯兰教为核心的回族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
五、民族文化:
丹噶尔古城又是一座文化之城,各个民族在这里交汇融合,各种文化在这里相生相长,形成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一片瓦、一块砖、一扇门、一合窗,院落街巷无不包含着古老而灿烂的文化信息,这在青藏地区是并不多见的。而且古城中留下了众多名人诗词、摩崖石刻、美妙传说和排灯、剪纸、曲艺、羊皮绣、等民间艺术,以及“花儿”会、朝山会、庙会、法会、祭孔、祭海等传统文化活动,为古城的繁华增添了浓重的宗教文化色彩。
指导教师-奎生良 编辑-李芳、吴占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