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噶尔皮绣的发展历程
湟源,史称“西戎羌地”、“丹噶尔”,为古羌人生活栖息的地方,是由内地通往西部牧区至西藏的交通要隘,也是丝绸南路和唐蕃古道上的重要驿站,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农耕文化与牧业文化的结合点,素有“海藏咽喉”之称。盛唐时在此曾设“茶马互市”,开劈了唐蕃古道,宋代为丝绸南路要冲。明清时,为西部民族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镇。清未民初,丹噶尔城又成为著名的贸易集散地,英、法、美、俄等国设立洋行,各地商贩、能工巧匠纷纷入驻,牛羊、毛类、皮张等各类货物集聚,贸易兴盛、经济繁荣,仅皮张年交易量就达30万件,使湟源以“小北京”、“环海商都”的美誉名传四方。
加之湟源处于农牧区的交接地带,皮张货源充足,这又有力促进了皮革加工业的发展,出现了技术高超,专门从事皮革加工生产的匠人,为丹噶尔皮绣的产生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条件。
商业贸易的繁荣,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数千年来各个民族在这里集居融合,繁衍生息,各种文化在这里交会碰撞,绽放异彩,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各类皮张便成了表现这一愿望的最好物质。丹噶尔皮绣正是在这种充足的物质条件和多元文化融合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艺术真品,文化内含丰富,制作艺术精美。
皮绣的发展历史悠久,早在这里生活的羌族先民们开始用羊毛、皮绳等材料,在皮制服装、靴帽及箭筒等物品上简单刺绣原始的图腾符号,作为装饰或崇拜物。此后,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多种民族、文化的交流,皮绣也逐渐融会了南北各地的绣法和技艺,培养了质朴而优美的艺术风格,内容、用料和制作工艺也越来越丰富、繁杂和精美。
到明清时期,丹噶尔皮绣更趋成熟,甚至出现了专门的皮绣艺术品,其内容包含山水、花鸟、人物、宗教等,画面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形式涵盖服装、饰品、日常生活用具等,用料多为各色丝线、羊毛、马尾等,绣法也融合了南北各地的刺绣技艺。整个作品原始古朴,底蕴丰富、制作繁杂,逐渐有了鲜明的艺术个性和地域特色,成为民族文化中瑰丽的亮点。
由于历史等诸多原因,丹噶尔皮绣这一精妙的手工艺术面临失传的危险境地。因此,挖掘、保护、继承和开发丹噶尔皮绣,对于传承文化艺术,打造文化湟源品牌,发展文化产业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湟源县把丹噶尔皮绣作为打造文化湟源品牌的主要抓手,建立研发领导机构,指定专门人员,并组织或邀请有关文化专业人士,搜集典型实物和文献资料,进行了挖掘和整理,初步摸清了其起源、发展、分布和保存现状等情况。同时,培养民间艺人和能工巧匠,对传统皮绣进行了保护和艺术革新,制作出一批精美的皮绣产品。
经过艺术革新的丹噶尔皮绣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采用现代各种刺绣技巧和新型材料,使其形式更加多样,题材更加广泛,并融入堆绣、盘绣、藏绣、刺绣等手法,精选具有教育意义的典故、文学作品、民间故事、传说和反映当地的自然风貌、文物古迹及民间艺术等内容,运用多种针法和颜色的绣线,发挥针法的表现力,精细入微地刻划物象外形内质。从而,使丹噶尔皮绣这一高原民间艺术更加生动逼真,质感强烈,形神兼备,赋予了新的艺术生命力,更具观赏性、研究性和收藏性。
丹噶尔皮绣作为浓缩多元文化的艺术精品,有机地融入了汉、藏、蒙、回等各民族及青藏高原的文化基因,包含了民族文化的精粹,有着其独特的制作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