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网站首页| 千乡万才计划| 新闻中心| 会员学校| 在线视频
频道首页   民风民俗   地方特产   田园旅游   招商引资
线路推荐
当地交通介绍
旅游资源介绍
景点介绍
武威市博物馆
武威天梯山石窟
武威白塔寺
海藏寺
金塔乡
凉州古城遗址
天马湖
石佛崖石窟
吃住在农家
游人游记
风光摄影
 

田园旅游

凉州古城与城桓遗址

  孙驻牧凉州时,留有原始聚落赤乌镇,这是凉州有史可稽的最早城市。匈奴逐走乌孙、月氏后,在赤乌镇的基础上,修筑了姑臧城。汉朝在凉州设郡置县后,开始对凉州城进行营建和行政管理,城市的雏形基本形成。前凉张氏政权对姑臧城进行了大规模的营建,成为具有外城、中城、紫禁城的新格局,典雅别致,巍然壮观,俨然是都城的规格和规模。前凉对姑臧城的营建,改变了中国传统的宫南市北的都城建筑布局,创造了一反旧制的宫北市南的新格局,影响了都城建筑的风格。这是凉州城的鼎盛时期。大凉李轨为称帝需要,将凉州城增扩为七城。唐朝在凉州城内兴建了花门楼、尹台寺、七级浮图、大云寺等建筑。西夏据凉州后,把凉州城作为辅郡(陪都),进行了规模较大的维修,重修了城内护国寺感通塔等。明朝对凉州城进行了彻底的维修、加固、扩建,包括城门、城壕、吊桥、箭楼和砖包城墙,并陆续兴建和扩建了官署、儒学院和许多寺庙观阁,如文庙、大云寺、清应寺、罗什寺等,结束了凉州城自元代以来残破不堪的局面,建成了一座战守有备、固若金汤的“申”字型城市,既有军事防御功能,又有文化内涵。清朝在明城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使四大街、四小街和巷道形成相连的棋盘式格局。民国期间,经过历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凉州古城,遭受了地震等自然灾害和兵燹的毁灭性破坏。
  近代凉州城的规模,基本上是明代奠定的基础。四周有城墙,并配以城楼,加上官署和为数众多的寺、庙、宫、观及店铺、民居,使城市布局严谨,街衢相通,古迹众多。广布于城乡的许多建筑,规模宏大精美,在河西首屈一指,从这些建筑群中仍可窥见当年凉州城的建筑艺术和繁华景象。现代凉州城,经过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已成为一座具有浓厚现代化气息的城市。除凉州古城外,始建于1272年的永昌府城,为元代永昌路驻地,故址在今永昌镇。 除姑臧古城外,为拱卫地方政治中心,出于政治、军事考虑,各个时期还建筑了一些城垣。
  高沟堡城遗址位于长城乡高沟村沙漠边缘。城址已被沙漠侵吞,仅存残墙。遗址呈长方形,东西长250米,南北宽135米,西南两面墙垣保存较好,西墙正中在高约4米的土台上留有寺庙残址。据考为汉代所筑,西夏、明、清时多有修缮。康乐城遗址位于长城乡西湖村。城址清晰可辨,呈正方形,边长约100米,建于清同治年间。张义堡城遗址位于张义乡中学附近。残存部分墙垣高6米,厚1.7米。城呈正方形,边长400米,四周有墩。开东西二门,东有瓮城,西有吊桥,是汉代武威郡张掖县治。三岔堡城遗址位于四坝乡中学所在地。仅存城基遗迹,呈长方形,东西宽200米,南北长400米,是西汉初匈奴休屠王所筑休屠城。新城(满城)遗址位于金羊乡窑沟村北。清乾隆二年1737置,近似正方形,边长1公里,城墙外包砖,东西有瓮城,周围有护城河。现城墙保存完好。
  在凉州境内还有王景寨、团庄、塔儿湾、头墩营、古城、双城等古城遗址,虽然这些建筑如今已不存在,但遗址依然可寻;另有龙夷城、休屠城、七级城、石头城、武兴城、清塞城、旧阳城、大斗城、交城等,虽有历史记载,但由于年代久远,遗址大都不存,具体范围也不清。
  凉州历来为军事战略重镇,兵家必争之地,营堡的作用非常重要。这些营堡遗迹是研究凉州地理、军事、兵防的重要依据。如城守营有望楼、月城、垛城,城门有炮台、门铺,另设有东大路8座、西大路12座、西北大路4座、北大路6座、东北大路2座共32座烽墩,分别与张义堡、上古城堡、南把截堡、西把截堡、炭山堡、永昌永宁堡、蔡旗堡、高沟堡相连,并设兵把守。农村还有许多堡寨,这些都是城垣的有利补充。
  汉辟河西四郡之后,为了阻止匈奴南下,保卫河西地区的安全和丝绸之路的畅通,开始修筑长城。在凉州境内留下了这一时期的长城遗址。东与古浪长城相接,西至九墩滩,长约100公里,其中长城乡月城墩一段保存相当完整。这些遗址烽燧均系黄土板筑,有些保存比较完整的烽台燧墩,墩呈圆锥形或正方形,墩下还可以寻觅到古堡残迹和灰烬瓦砾。汉长城因年代久远,历经风雨剥蚀,仅剩一些残垣断壁。明王朝为了巩固和加强凉州这一战略要地,增修了百余里坚固的边墙,东与古浪、西与永昌长城衔接。这些遗址,由于当时修筑质量较好,至今大部分保存完好。

(资料来源:黄羊镇广场中学提供)




千乡万才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津ICP备 05000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