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州中药材
|
基本情况: 四川是全国中药材的主要产地,品种多,种植历史长,川产药材驰名中外,素有"中药之库"的美誉。彭州作为四川药材的主要产区,其山、丘、坝俱全的地理特征,适宜的光热水土条件和传统的种植技术,造就了境内丰富的药材资源。境内共有动、植物药材1136种,其中动物药34种,矿物药2种,植物药1100种。传统种植的小茴香、丹皮、川玄参、厚朴在七、八十年代已形成规模,被确定为全省和全国的商品药材基地。
近年来, 由于国家和省市对发展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的重视, 中药建设项目日益增多,我市在已有的商品药材生产基地基础上,积极投入新的项目申报建设工作,取得一些进展。一是由市科委牵头,积极开展了优质无公害药材生产基地(GAP)项目申报,现已被省上批准为川芎GAP基地;二是经省农牧厅批准,我市的川芎基地列入全省农业产业化项目;
三是市农委正在向省政府申报绿色中药材生产基地及加工一体化项目; 四是市农业局正在向省农业厅申报国家中药材川芎、黄柏、丹皮三个生产基地项目。
已形成一定规模、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主要药材。
1、川芎:
川芎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抵制血小板聚集等功效,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良药,广泛应用于制药、食品、保健、生物工程领域,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我市所产川芎具有个大、质优、药效优良的特点,常年种植川芎面积1-2万亩,集中分布在敖平、军乐等乡镇,平均亩产干川芎200公斤左右,年产商品川芎5000吨左右,产值4000万元左右,产量和种植面积均名列全国第一。通济一带的川芎种苗繁育也具相当规模。早在1976年,我市便被国家定为全国商品川芎基地。
2、黄连
黄连具有抗菌抑菌降压、利胆、清热泻火等作用,临床用于治疗痢疾、伤害、肺结核、 目赤肿痛等多种疾病,广泛应用于生物制药领域。我市明朝年间就种黄连,历史悠久,所产黄连品质上乘,各种有效成份均超过国家药典标准,其中小檗碱是国家药典标准的2至3倍。现黄连在地面积约5300余亩,主要分布在白鹿、大宝、通济、小渔洞等乡镇,平均亩产黄连230公斤左右,年产商品黄连300多吨,产值约3000万元,栽培面积、产量均居四川第一位,全国第三位,单产和品质居全国之冠,是全国和四川省的商品黄连基地。
3、"三木"药材一一黄柏、杜仲、厚朴
我市"三木"药材主要分布在中低山区和丘陵地带,现有在地"三木"药材4500万株左右,基中黄柏1400万株,杜仲1600万株,厚朴1500万株,年产量约30吨,综合价值7元/公斤,年产值21万元,是全国15个"三木"药材基地县之一。现在地药材长势良好,虽然目前商品价格有些下跌,除黄柏产品畅销外,杜仲、厚朴走势不畅,但仍比普通经济树木效益好,且可作木材可入药,可伐可贮,十分灵活,而且贮存时间越久,商品价值越高。
4、丹皮(川牡丹) ,
丹皮广泛运用于医药、食品、保健、生物工程领域。我市自唐代开始种植牡丹,历史悠久,是中国南方最大的牡丹观赏基地,也是南方丹皮的重要产区,近年来向国家药材收购部门出售丹皮270吨,产值达2160万元。现全市牡丹种植面积300余亩,250多个品种,总苗数超过200万株,但主要是观赏牡丹,商品牡丹不多,且没有形成有规模生产基地。
5、银杏
银杏果既可药用又可食用,有温肺益气、定喘咳、缩小便、消毒抑菌之功效。 目前我市有零星栽种;值得规模化发展。
6、尤曼按、大嘴按
尤曼按和大嘴按是从澳大利亚引种的树木,其树皮和枝叶含有较高的天然药物成份芸香甙,即芦丁,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原料药。国外对这两个树种作为药用经济树种加以保护和发展。我市近年来引种栽培成功,并通过测定芦丁有效成份含量与原产地相同,达16%左右,且市内芦丁生产厂家有3-4家,而芦丁生产原料槐米均需从省外收购。若能成功掌握分离提取技术和控制成本价,适宜在大宝一带建立基地予以发展。
7、红豆杉
红豆杉的枝叶皮可以提取抗癌物一一紫杉醇,紫杉醇对血癌、子宫疡等疾病均有治疗作用,且疗效好、无副作用,国际市场价格每公斤高达600至1000万元,现枝叶每公斤高达50元以上。红豆杉属国家1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我市境内有零星的野生红豆杉,但紫杉醇含量低。近年来我国已从加拿大、美国成功引进品种,经栽培后测定药用成份含量高,培育生长快,可在进一步论证的基础上进行发展。
此外,还有川玄参、重楼、菊花、薄荷、小茴香、皱皮木瓜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