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洞山歌产生的渊源 |
|
木洞一直隶属巴县。巴县古为江州(今重庆市渝中区)。此为周武王克殷灭纣时的夏四月封宗姬于巴之立都之地(公元前1122年)。古代巴人能歌善舞,我们查阅了多种文献记载的“巴渝舞”便是巴人歌舞的代表。据《吕代春秋·音初·季夏记》载:“禹行动,见涂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涂之女乃令其妾往候禹于涂山之阳。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实始作南音。周公及召公取风焉,以为《周南》、《召南》。”《华阳国志》载:“禹娶涂山,今江州涂山是也。”这说明,早在先秦时期周公和召公采风的《周南》和《召南》,即出自江州涂山民女之口。本篇题名“音初”就该是“民歌——民间音乐的开始”之意。 据《华阳国志.巴志》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乎《尚书》。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故世称之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 春秋战国时期,巴人歌舞远播荆楚,《文选·宋玉对楚玉问》载:“客有歌手郢中者,其始四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之者数千人”。 到了汉代,巴渝歌舞被刘邦采入宫廷,定名《巴渝舞》。便有“巴子讴歌,相引牵,连手而跳歌。”的记载。 唐代,巴人喜唱“竹枝词”。顾况、刘禹锡、白居易、于鹄、崔涂果诗人都分别有“巴人夜唱竹枝后”,“巴人能唱本乡歌”,“蛮儿巴女齐声唱”、“巴女骑牛唱竹枝”、“一曲巴歌半江月”的诗句,这种竹枝词民歌一直绵延至清代。 清·刑部尚书王世贞于康熙十一年十月“野宿”木洞写有《泊木洞驿》诗:“新月数声笛,巴歌何处船,今宵羁客旧,流落竹枝前。” 清代乾隆年间刻本《巴县志》载:“六月芒种是月也,薅头秧,旬以后薅二秧,去莠稂,农歌四闻。” 综上所述,从夏朝的“涂山女歌”、“周代的巴师歌舞”、春秋之际的“下里巴人”、秦汉之交的“巴渝歌舞”到唐延至清的的“巴人竹枝”和清代的“薅秧农歌”,的简要叙述中,我们比较清楚地看出,木洞山歌文化的历史积淀十分悠久。 木洞山歌除了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之外,本地特殊的地理环境,生产特点,民风民俗,文化生态等,也是它生产和形成的重要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