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山,遐迩闻名

   日月山在青海省的东部边缘,在省会西宁西面,相距90公里,在青海湖东部的湟源县境内西部,距县城40公里。海拔大多在3500米以上,最高峰为恰合日,海拔4617米,东南山峰,即著名的日月山,海拔3547米。海拔3700米以上的山峰、山脊,多呈锯齿状,有角峰、冰斗等冰川侵蚀的遗迹。
   日月山是我国西部的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我国入海水系和内陆河流的分水岭,也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同时,是我国黄土高原的西界线,还是青海省农业区和牧业区的分界线。东面和西面的地理景观有明显差异,东麓的雨水、山溪全流入湟水,汇入黄河,东奔大海;西麓的雨水、山溪则西流汇入青海湖。站在日月山顶,东望则村落点点,绿树成荫,农田相连,麦浪卷波,菜花织地;西看是山峦起伏,溪水清碧,绿草成茵,牛羊成群。真是到了日月山,前后两重天。又因日月山地势怪异,岩土皆红,古代称赤岭。
   日月山是古代从内地通往西藏的大道咽喉,也是唐蕃古道的门户,自古闻名于世。它还是自唐代以来的边防重地和“茶马贸易”的一个重要市场。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唐与吐蕃遣使于赤岭划界立碑,定为互市。双方保证“不以兵强而害义,不以为利而弃信。”并正式确定赤岭为入藏道上的重要边防关隘。在隋唐时颇有盛名的石堡城,自隋朝筑城设戎后,到唐代改设振武军,其遗址就在日月山下的今湟源县日月乡的大小方台,吐蕃和唐王朝在这里进行了几十年的争夺战,历史上留下了显著的一页。
   最早出现“日月”词语是在战国时古籍《楚辞》中,其中在屈原的《离骚》中有“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天问》中有“日月安属,列星安陈。”《涉江》中有“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意即“时光”、“太阳、月亮”、“光辉”。与此同时,遂出现了日月山之名。战国时《山海经》卷十六,《大荒西经》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日月山,天枢也。……处于西极,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意即“此日月山为日月所入山之地方。”据民间相传,日者太阳,生春阳之气;月者月亮,阴柔之气,二者结合,万物才有生机。日月山是西王母、东王公化生阴阳二气之圣地。
   七世纪初,西藏吐蕃王松赞干布统一了西藏,建立了吐蕃王朝。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年),“吐蕃遣使献黄金器千斤以求婚”。贞观“十五年春正月丁卯,吐蕃遣其国相禄东赞来道女。丁丑礼部尚书,江夏王道宗送文成公主归吐蕃”。传说文成公主从长安出发之前,唐太宗和皇后担心女儿远行思念,就特赐她一面“日月宝镜”,说是途中万一想家,拿来一照,便可看到长安,看到父母。文成公主从长安西行千里,登上这座巍巍高山,向西一望,茫茫草原,果然触动心绪,泣不前行,即向国相禄东赞要“日月宝镜”,禄东赞才智过人,想早日完成娶亲重任。遂心生一计,把真“日月宝镜”换成假的“日月石镜”,公主接过一看,镜中既无长安,又无父母,就气得痛哭起来。禄东赞就说:“启禀公主,你的父母,尊为人主,富有四海,金银财宝堆积如山,独以顽石给你配送,未免重财轻人,既如此,你且快快前行,还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公主一听,万念俱灰,把日月宝镜抛下山去,毅然前行,后人便以日月为山名。
   日月山,遐迩闻名,忆往昔,登临日月山,两眼泪不干;看今朝,车飞连绵绵,人心俱欢颜。党和人民政府大力投资,修建这条交通要道。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担负了从湟源至恰卜恰的筑路重任,广大筑路指战员发扬了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奋战三个月,修筑公路全长94公里,完成6.3万多立方的土石方,并在山顶上立下了“日月山修路纪念碑”。1954年底,青藏公路全线通车,支援西藏建设的物资约80%都经过日月山,源源不绝地运往西藏。1976年,龙羊峡水电站开始建设,国家在日月山又开辟了一条支线公路,专门用于电站建设的物资运送。如今使昔日的“唐蕃古道”变成为康庄油路,就象一条金色的彩虹飘带,系在银装素裹的青藏高原上,连紧了藏汉人民世代和好往来的心印。
   为纪念文成公主进藏,增进汉藏人民友谊,1984年国家投资,在日月山顶修建了日、月二亭。亭的顶端分别装饰太阳、月亮图形,亭内安放这座山上已发现的昔日古碑。这一组古装建筑林立山巅,已成为中外旅游的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