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青藏线上的一座历史文化古城,湟源丹噶尔曾以“环海商都”、“小北京”的美誉而名扬四海。但随着岁月的推移,她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逐渐失去了原有的色彩。政府从2006年7月起全面展开对古城的保护性修复开发工作,当年“小北京”的繁荣景象又将重现于世。
◆ 古城,从历史深处走来◆
丹噶尔古城(湟源县城)距西宁市50公里。这里自古是中原通往西部牧区和西藏地区的主要交通要道,是农业区与牧业区、黄土高原与 青藏高原、汉文化和藏文化的结合地带,也是唐蕃古道和丝绸南路上的要塞,历来被称之为“海藏通衢”、“海藏咽喉”。
如今,青藏公路、青藏铁路、315国道及西倒一级公路贯穿全境,位于西宁大旅游圈和青海湖旅游圈交集处丹噶尔古城,又成为通向世界第三级青藏高原的平台和青藏旅游线上的“第一站”。
丹噶尔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建成于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距今有600年的历史。城内修有城楼、腰楼、角楼、东西城门,还有仓门街、九间街、北街、南街、庙巷子、灯山楼儿街、隍庙巷子、西城壕、大巷道、南城壕等街巷,以及丹噶尔厅署、镇海协营署、中军督司署、千总署、把总署、演武场以及玉皇、火祖、孔子、关帝、财神、城隍、龙王等庙宇,还有义学、社仓、牌坊、祠堂等。整个建筑,布局严谨、结构独特、风格迥异;街巷格局,经纬交织、井井有条、主次分明。
城内民居则有着中原北方典型四合院的特色,有明显的轴线,左右对称主次分明,沿中轴方向由两道三井院落组成,有平房,也有两层楼房,多为土木结构,墙面厚实坚固,冬能保暖,夏能遮凉,大门对面都建有影壁,镶有各种吉祥图案砖雕。房屋木板上多雕刻和绘有色彩朴素、寓意独特各种装饰图案,显示着当时百姓的安居乐业和富有。整个建筑材料、外观风格融合了汉蒙藏文化,体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同时,星罗棋布的商铺、作坊、茶馆等,反映了安逸、闲适、平和的文化特色。
一条宽约六米,长不足千米的街道便是当年的主街,连接着城隍庙、文庙、丹噶尔厅署、镇海协营署等建筑群,是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湟源民俗集聚的地方,展示了湟源历史发展脉络和文化特色。
◆ 保护与重建,再现昔日的辉煌◆
斗转星移,岁月变迁。随着时代的发展,商贸中心地位的转移,丹噶尔古城日渐萧条,往昔的容颜只能隐约现显。
为了建立有特色的城市景象,延续古城文脉,吸引旅游投资,湟源县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打造“文化湟源”提到战略高度,制定规划,出台方案,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开展对明清老街的保护性修复工作,旨在把丹噶尔古城建设成集传统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商业文化、军事文化、宗教文化和独特的建筑艺术为一体的文化古都和兼有餐饮住宿、休闲娱乐、旅游观光、商贸交易功能的旅游目的地,并辅以石刻文化走廊、北极山公园、赞卜林卡藏文化博物馆、华石山、日月山等,形成横贯东南西北的旅游一条线,使其成为环湖旅游圈和西宁旅游圈上的重要景区。
这项以恢复重现昔日“茶马互市”风貌的修复工程,以明清老街和丰盛街贯穿城隍庙、丹噶尔厅署、文庙、商号店铺、火祖阁等建筑,使整体修复和北极山庙宇群修复融为一体,并修建文物展示区、旅游购物区、茶饮休闲区和入口广场、文庙广场、火祖阁广场、民俗演义厅以及西城门、三处牌坊、文物展示中心、丹噶尔署衙、洋行建筑等。沿街设置具有浓郁民族文化特色的石碾、石磨、皮影戏、钉马掌、巡捕、驼队、马车等反映当地文化特色的人物、场景等小品景观。街道和店铺照明设施将全部用湟源排灯代替。目前,该工程已完成投资4000万元,新建修缮了拱海门、迎春门、国泰民安牌坊、民俗宅院、演艺大厅、文物展区、昌耀纪念馆、丹噶尔厅署、洋行以及街景小品等,至今年7月底将全面完工。同时,还开发了湟源排灯、丹噶尔皮绣、湟源陈醋及藏靴、藏刀、毛褐等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
保护性开发的老街风貌,既保持了传统风采,也充满了现代气息。老街全部用青砖、灰瓦、白墙、朱红柱廊等传统用材和明清典型的七彩遍装法彩绘。民居采用灰、白、朱红三色饰面。在造型上,用几何块体相互组合、高低错落;在材质上,采用玻璃与砖墙的虚实对比,相互借景;在色彩上表达出传统民居黑、灰、白的基本色调,使建筑布局与古老建筑格局相吻合。
随着这些工程项目的逐步完工,往昔“小北京”的繁荣景象也日显雏形。漫步在丹噶尔明清老街,亭台楼阁雕梁画栋、房屋建筑别具一格,人物雕刻内容丰富,栩栩如生,人们似乎又看到了驼铃声声、车马拥挤、店铺林立、商贾云集、一派盎然生机的场景。
古老的丹噶尔是辉煌的,今天的丹噶尔依然会充满无穷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