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关镇位居平罗县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为银北地区公路交通枢纽。全镇辖区面积154平方公里,建城区面积42.4平方公里,下辖16个行政村,9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71040人,其中农业人口26336人,在册耕地面积36200亩。近年来,城关镇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蔬菜和畜牧养殖业两大支柱产业为主,全镇共建设种植和养殖园区56个,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和高效农业,全力打造绿色无公害农业品牌,提升优势产品竞争力。全镇日光节能温室达到3159座,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
姚伏镇在平罗县以南20公里109国道两侧沙湖以东。土地总面积41.46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4.67万亩,在册计税耕地面积5.11万亩。总人口31760人,其中农业人口24510人,非农业人口7250人。下辖18个行政村和2个居委会。以农产品小麦、水稻、玉米、大棚蔬菜为主。
崇岗镇地理位置:东与平罗太沙工业园区联接,南与沙湖为伴,西有贺兰山环绕,北与石嘴市大武口区接壤,靠110国道边。全境总面积447.3平方米,辖9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1个办事处,总人口20709人。其中;农业人口10126人,城镇人口10583人,耕地面积23400亩。2002年全镇工农业生产总值达2.9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75亿元,农业总产值0.8亿元,二三产业总额0.35亿元,镇级财收入500万元。这里山中藏宝,是太西煤的出口所在地,共有大小煤炭批发市场3500余家。到这里投资经营煤炭深加工,定会得到丰厚的回报。
头闸镇位于平罗县城东13公里,东濒黄河,隔黄河与陶乐县相望,南与本县渠口乡交界,北与灵沙乡接壤,西邻城关镇。区域面积93.6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63 万亩,在册计税面积3.76万亩,辖12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总人口18678人,其中农业人口18400人。头闸镇地理条件优越,黄渠、昌润渠、滂渠三条干渠横贯全境,灌排畅通,土地肥沃,种植历史悠久,四季分明,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无霜期154天左右,适合各种农作物生长。尤其以脱水蔬菜种植面积较大,品种主要有甘蓝、梅豆、青红椒、番茄、韭葱、菠菜、香菜、芹菜等,现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14家,其中以蔬菜脱水厂为龙头的蔬菜加工企业8家,年产成品菜近1000吨,产品远销东北及东南沿海地区。千亩无公害枸杞示范园区建设使枸杞质量明显提升。交通通讯条件极为便利,沿黄、平头、头灵等主要公路穿境而过。占地20000亩的生态林示范园区集旅游观光、生态环境保护、用材林为一体。蔬菜种植面积达到5120亩,马铃薯连片示范园区种植面积6200亩,蔬菜种子繁育连片示范园区种植面积2950亩。
黄渠桥镇位于平罗县的北大门,区域面积80平方公里,下辖14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21942人,其中:农业人口21066人,在册耕地面积4.22万亩。黄渠桥镇自古以来是银北政治经济文化和集市贸易的中心,农副产品的集散地。109国道自南向北横穿全镇,还有黄宝公路、黄录公路、黄燕公路、惠灵公路在本镇交汇。地膜土豆、脱水蔬菜以及制种等菜产业形成一定规模,正在新建黄渠桥羊羔肉美食娱乐城及羔羊育肥基地。全镇以经营清真品牌黄渠桥羊羔肉为主的饭馆106家,蔬菜脱水加工企业11家,年种植地膜土豆达6000多亩。
宝丰镇历来是一个商贾云集的集贸区,位于宁夏平罗县东北部,109国道东侧。全镇区域面积42.33平方公里,辖9个村民委员会。现有耕地19004亩,人口16200人,其中回族人口13600人,占总人口的84%,属于典型的回族聚居区。镇内盛产皮毛绒,清真牛羊肉等农副产品,素以牛羊集散地而闻名。到2002年已初步形成了以牛羊养殖和牛羊肉生产为主的畜牧产业化格局,先后建成占地2万平方米的宁夏宝丰镇清真牛羊肉批发市场,占地15亩的皮毛绒交易市场,占地2万平方米的万只栈羊育肥场,占地15亩的优质肉羊改良繁育中心四大畜产品集散地。2001年清真牛羊肉批发市场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农产品定点(鲜活)批发市场,"贡宝牌"清真牛羊肉品牌,国家已批准注册。全镇目前建成规模化、专业化牛羊饲养基地16个,牛羊饲养量分别达9800头,125000只。全镇建成连片地膜马铃薯、脱水蔬菜,粮经饲三元结构,优质牧草示范园区18个。1998年宝丰镇被列为国家重点小城镇建设示范镇,政府牢固树立"小城镇、大作为、塑形象、谱新篇"的理念,加大建设力度,全面改造农贸市场,主街两侧全部建成商业用房,铺设下水管道3公里,上水管道5公里,铺设柏油路,街道全部安装路灯,建民族文化广场1座,社区文化长廊1条,建设公共绿地2公倾,人畜饮水工程正在实施之中,卫生环境明显改观。
灵沙乡位于黄河之滨,总面积83.4平方公里。古老的昌渠、滂渠座落东西,水利资源丰富,排灌条件良好;沿黄公路、灵宝公路,乡通村、村通村道路纵贯全境。全乡辖12个行政村,总人口2万,其中回族占全乡总人口的93%。全乡有耕地63400亩,劳动力资源丰富。政府引导农民合理利用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新建脱水蔬菜种植示范点16个;新建节能日光温棚50座;新建三元结构种植示范园区11个。清真牛、羊、禽肉及皮、毛、绒等禽畜产品和各种农产品资源充足。全乡共有个体私营经济360家。投资400万元以上的1家;百万元以上的2家;50万元以上的14家。
高庄乡地处平罗县城以北十公里处的109国道两侧,全乡辖13个行政村,有耕地40546亩,总人口22244人,其中回族人口占63.8%,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乡镇。高庄乡是农牧业大乡,种植业和畜牧业是全乡的主导产业。乡镇企业有平罗县清真蔬菜脱水厂,年产清真脱水蔬菜150吨。品种有芹菜、韭葱、蕃茄、青红椒等。绿源蔬菜脱水厂和平罗县高庄蔬菜脱水有限公司,这是近两年来新建的个体私营企业。截止2003年6月份,全乡建造节能日光温室873座,建设高标准养殖示范园区27个。养殖业已成为全乡增加农民收入的主攻产业。
渠口乡位于平罗县城以东八公里,地处黄河岸边,东与陶乐县隔河想望,南接通伏乡,北连头闸镇。301省道,沿黄公路贯穿全乡,交通、供电、通讯十分便利。全乡辖13个行政村,总人口21057人,其中回族人口占全乡总人口的20%,劳动力12844人,劳动力资源丰富。全乡区域面积191000亩,其中在册耕地41000亩,宜林宜农河滩地6.8万亩。渠口乡是一个农业大乡。2003年,全乡蔬菜种植面积11860亩,发展速生杨1.8万亩,目前,牛、羊、猪、禽饲养量分别为6351头、29583只、7561头、90312只。全县18.1万亩河滩地我乡就有近6万亩。1999年以来,共完成黄河护岸林33300亩,植树486万株,使河滩的风景面貌有了很大改观。目前已有客商投资230万元在此新建苜蓿加工企业,另有3家公司已与乡政府签订协议共同开发河滩林产业、草产业、畜牧业及生态旅游业。
通伏乡面积为143.8平方公里,13个自然行政村。在册耕地面积39189亩,人口19329人,其中回族10123人。109国道、五通路、沿黄路、姚通路、周五路贯穿境内,农业基础设施经过三次农业开发园区的建设,基本形成沟渠路一体化,灌排合理化的农业基础模式,境内主要以发展农业优势为主。农业又以小麦、玉米、水稻生产为主,年生产优质水稻在3千万公斤左右;畜牧业以养羊、养牛、养猪为龙头带动其它养殖业共同发展;林业方面主要以沿黄护岸林开发为主,重点开发"天水林"一体的"天河湾"旅游景点。
(资料来源:前进中学提供)